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管理 > 正文

坚守“疫线”担道义

      2022-02-12       

本站讯(通讯员 姜秀莲 赵启慧)牛转冬退,虎跃春归,2022年的春节伴随着冬奥盛典如约而至,校园内外的师生在安享团圆之际共赏冰雪之美,安宁与祥和、幸福与欢乐构成了一幅北洋春之歌。为了守护这份宁静,学院有一支默默奉献的队伍,一直履职在“疫线”岗位上,这就是自动化学院“疫情防控紧急工作队”,队员有;刘岩、王宝国、左志强、邓斌、李斌(大)、侯恺、肖萌、汪清、李文辉、赵鑫、韩洪洪、王达、崔红、解晶、姜秀莲。

1月8日疫情突变后,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立即研究决定成立“疫情防控紧急工作队”,由各系级单位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全面负责疫情期间每日信息报送和校园出入审核工作。自1月9日起至今,全院300多名教职工的日报信息以及日均70人次的进校审批和离津请假审批,都由工作队完成。特别是日报工作,工作队各成员每天要及时上报本单位人员动态,包括当日所在位置、发热情况、核酸检测情况以及是否隔离、“三区”旅居史情况等,春节期间依然坚持不怠。这是一份看似简单的数字统计工作,每天重复进行,数字变化也不大,但其中承载的责任却“疫”意重大,工作队成员“疫”不容辞的奉献精神更是值得学习和传承。本期快报通过2位工作队成员的点滴工作,见证平凡中的伟大和担当。

1.“足不出户”心系“天大之责”

技术中心的李斌教授是学院第一个与疫情深度“结缘”的人,1月8日早晨,担任主考的他被始料不及的疫情“封控”了,危险来临之际,他最先想到的是不能影响考试和他人的安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他迅速与学院取得联系,告知行动轨迹,妥善地安排好考试后,才开始考虑失去“自由”的日子该如何度过。当学院成立“疫情防控紧急工作队”时,作为技术中心副主任,他第一个报名,“我不能去学院工作,但我可以在家里有所作为”,朴素的语言无需修饰,无声的行动载满担当。技术中心31人的疫情管理信息,每天由李斌老师报送给学院,每个人在哪里,谁出现了橙码,虽然足不出户,他却清楚明了。“解封”后的他开始来学院忙于科研工作,但依旧每天坚持日报工作,至今整整30天。

2.“铁面无私”兼容“天大之爱”

疫情突发至今已满1个月,作为办公室主任的王宝国老师,除了负责院机关日报工作外,教工出入校园审批、离津审批等,也是他每天要关注的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变化,学校防疫政策也随时进行调整,把握政策是基本要求,执行政策更得“铁腕无情”。疫情期间,校门出入管理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562名在册教工,日均出入校园70人次,及时审批是第一道防线,特别在疫情严重时期,校园二维码一次有效,每天出入校园都必须提交进校申请,审核工作成为“疫情防控紧急工作队”时刻关注的中心工作,一旦不及时,老师们就可能被堵在校门内外,多受寒冷之苦。有时,为了让老师顺利出校,子夜时分王宝国也在关注着进校申请;有时,因为健康码不是当日截图,不管是谁,他会毫不留情退回,不予批准。他深知,没有铁面的无情,就没有祥和的安宁,这一切,都是为了履行一份责任,筑牢“疫线”战壕。

(编辑 刘晓艳 贾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