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张建斌)9月9日,天津大学第十三期优秀青年教师暑期实践营总结会在卫津路校区教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雷鸣,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康丽琼,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嘉毅,党委教工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于鑫平,校工会副主席魏欣、挂职副主席于亮、盛筠以及本期实践营全体营员参加了会议。总结会由第十三期实践营副营长、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李超主持。
雷鸣对第十三期暑期实践营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她表示,作为天大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更应该加强交流和学习,与时俱进。各位营员经过党委推荐,走进革命圣地追寻红色足迹,走进企业开拓视野,走进高校开展交流,很好地完成了实践营的学习任务。她对实践营员提出三点希望。第一,要珍惜机会,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打破学科壁垒,做好学科的交叉融合;第二,要知行合一,将实践营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地运用到今后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中,讲好革命故事,弘扬延安精神;第三,要深入思考,做好实践营的后半篇文章,实践营总结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在如何带动影响更多青年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源源不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作出天大贡献。
魏欣对实践营的圆满举办表达祝贺。她表示,实践营是学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期实践营通过开展学习延安精神、开展校际交流、感悟航天强国力量等内容的学习,圆满地完成了实践任务。她希望营员们能够加强后续建设,探索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增强在教学、科研和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彼此助力,共同进步,凝聚天大力量,把小我融入大我,为学校的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校工会也将会不断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一如既往为优秀的青年人才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康丽琼、李嘉毅、于鑫平分别就实践营员的总结分享了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部门将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讲好青年故事,做好青年教师的发展培训,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第十三期实践营营长、机械学院潘立志老师以“延安魂永存 革命树常青”为主题,作了实践营总结汇报。实践营政委、建工学院张婷老师分享了实践营过程中的精彩花絮,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快乐十三营”呈现在与会人员面前。实践营副营长、地科院陈伟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回顾了充实的陕西之行,营员们收获满满。



经过院级党组织的择优遴选推荐和校工会审核公示,第十三期暑期实践营19名优秀青年教师奔赴延安、西安,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在分享环节,营员们满怀深情地回顾了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动。营员们走进延安革命老区,领悟延安精神;走进梁家河村,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七年知青岁月;走进西安交大、航天五院,体会西迁精神、航天精神,展现了天津大学青年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也凝练出丰富的实践成果。营员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交流合作与学科融合,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营员们对实践营活动进行了深入总结,将活动总结报告和实践成果进行汇总,形成第十三期暑期实践营汇编,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是对本次实践营最好的总结与概括。

会上还为各位营员颁发了实践营的结业证书。

自2011年至今,天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暑期实践营已连续举办十三期,凝聚起近215位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足迹遍布井冈山(2次)、延安(2次)、韶山、遵义(2次)、百色、宕昌(3次)、会宁、古田、宁德、固原等地,搭建起优秀青年教师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了新的路径,引领青年教师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添砖加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贡献天大力量。
(编辑 刘晓艳 贾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