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Taeghwan Hyeon教授做客北洋大讲堂

      2018-04-18       

  本站讯(通讯员 张莹丹)4月16日,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韩国翰林院院士、美国材料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化学会会刊JACS副主编Taeghwan Hyeon教授做客北洋大讲堂,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南馆多功能厅,作题为“Chemistry for Nano, and Nano for Medicine & Energy”的专题讲座。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巩金龙教授担任此次讲座主持了此次讲座。

  21世纪,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在科技领域将扮演重要角色。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决定性技术之一。Taeghwan Hyeon教授一直致力于设计均匀纳米晶的化学合成、组装和应用,特别是开发了一种新的通用技术,称为“heat-up process”,可用于直接合成许多金属,氧化物和硫族化合物的均匀纳米晶体。

  此次讲座,Taeghwan Hyeon教授就纳米材料的三个方面进行展开。Taeghwan Hyeon教授介绍了一种绿色、大量合成均一尺寸纳米颗粒的新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Taeghwan Hyeon教授还介绍了超柔性和可拉伸的各种功能纳米材料,光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可穿戴和可植入医疗设备中的应用。Taeghwan Hyeon教授研究了基于汗液的糖尿病监测和反馈治疗作用原理,设计制造了的多功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用于感测、数据存储和基于药物的运动相关神经疾病(如帕金森病)的反馈治疗。引入机电心脏成形术,使用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类似于先天心脏组织的心外膜网并赋予了心脏传导系统功能。Taeghwan Hyeon教授以专业而又不失风趣的方式介绍了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热电材料中的应用,并着重研究金属氧化物在其中的作用。成功制备了各种多金属氧化物的空心纳米晶体,并应用在多种电催化过程中。

  互动环节中,老师和同学们就纳米粒子的合成、作用机理以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等问题向Taeghwan Hyeon教授进一步请教,Taeghwan Hyeon教授一一耐心做出解释。此外,Taeghwan Hyeon教授强调了在科研过程中,要注重扎实的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报告结束后,巩金龙教授向Taeghwan Hyeon教授颁发天津大学北洋园大讲堂纪念牌与致谢证书。Taeghwan Hyeon教授和参加讲座的部分老师合影留念。

  迄今,Taeghwan Hyeon教授已在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论文总被引次数超过41000次,h-index大于110。入选UNESCO & IUPAC评选的国际顶尖100化学家和材料学家(化学领域世界37名,材料领域世界19名)。

  (编辑 刘晓艳 仇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