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片《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教师在一起》集中观看现场
本站讯(通讯员 韩晓萌)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先进师德典型的教育示范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9月19日下午,天津大学组织近300名教师代表在大通学生活动中心观看专题片《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教师在一起》、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和《天津大学师德公约》宣传片。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集中观看现场
其中,专题片《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教师在一起》集中展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校园,与教师亲切交谈;数次致信或批示,表达崇敬与关怀。一言一行,字里行间,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关心,对教育的重视,诠释了他对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殷切关怀和深深嘱托。《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支老师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为点亮山里孩子的希望,支月英老师近40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等称号。

《天津大学师德公约》宣传片集中观看现场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刻领会《天津大学师德公约》精神,向优秀典范学习,坚持把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
其中,思政课教师马明表示,“看完影片深感‘教书育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殷殷嘱托,按照‘六要’的要求,提升师德水平,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
专业课教师高岳涵表示,“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需要认真学习支老师的师风师德,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潜心问道,并且持续关注社会与时代发展脉搏,将教育教学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相结合,为立德树人以及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辅导员赛布丁江·艾则孜表示,“在未来的日子,愿自己像支老师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有了希望’。自己一定会坚守教育的初心,不忘育人的使命。”
管理干部李青坪表示,“支月英老师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了孩子们一双看到远方的眼睛,她传递给学生的是做人的道理,是对社会的责任,是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正能量。”
小幼医工作部高恩会表示,“观影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山区孩子们能够遇到支老师,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幸运。结合我自身在小幼医工作部的工作实践,我今后要努力与小幼医团队一起,汇聚集体智慧为师生解难题,为学校促发展。”
此次观影活动是继第3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开展的《天津大学师德公约》发布仪式等活动之后,我校“师德师风宣传月”的另一项重要学习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精神,加强师德宣传、弘扬师德典范,引导我校教师从“何为天大教师的理想信念、职业追求、爱生标准和道德操守”四个问题来深入思考“如何坚守职业初心、践行育人使命”,号召广大干部教师向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编辑 焦德芳 赵楚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