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一带一路”首届《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线上论坛隆重开幕

      2021-04-07       

本站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文化融合和国际型人才发展,促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促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之心、“立德树人”之本的高质量人才就业,3月21日上午9时,由天津大学主办,经国家民委审批成立的“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中心承办,智慧树网、宁夏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大学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温州大学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深圳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大学生职业规划网、博泽人才、乐博学坊等单位协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线上论坛隆重拉开序幕。

首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线上论坛从3月21日开幕式到5月27日每周六(除5月1日外)举行,将历时2个月,海内外50位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和企业专家们围绕着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才发展趋势、新形势(包括机遇与挑战)、新目标、新进展和新举措,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化人才共赢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优秀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交融互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来华留学教育与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文基础研究等六个主题进行论坛演讲。

开幕式上,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教授致开幕辞。他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的建立对进一步发挥我国高等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促进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希望研究中心通过论坛形式更好地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蕴涵和独特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提出, “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研究中心要起到架桥的作用,连接政府、企业、高校,未来通过建立人才智库,吸引优秀精英,支持更多的会员和单位会员引智创新、提供各行业专家引智和全方位咨讯支撑,充分发挥在咨政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引智作用和社会贡献。

论坛上,宁夏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博士做题为《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宁夏的历史责任》的主题发言,她在发言中全方位展示了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体现了“塞上江南神奇宁夏,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并诚邀全球精英人才到宁夏发展。宁夏教育厅副厅长王春秀在主题发言中表示,要秉承“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新发展理念,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书记周铁海副研究员在主题报告中展示中央民族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整合资源,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才培养体系。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锵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出,天津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各地区培养了三万余名留学生。面向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创国际教育新辉煌。

天津大学团委书记管虹表示,要围绕引领和培养青年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目标,从面向未来需求、坚持卓越导向、突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阐释一流人才的未来胜任力培养。

天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柳丰林从涵育家国情怀,强化就业引导,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人才的要求,浅谈大学生就业视角下的人才培养与输送。

论坛还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义桅教授作题为《“一带一路”的人才观:通用,通达,通约》的报告。王义桅提到在世界各地访问时,发现各个国家的语言、神话中,都有“命运共同”的想法,可见这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只不过在文字表述上,表现形式有不同。他认为,“一带一路”是在各国传统文化中找共性。从人类起源学看,人类最初本是一体,只是后来演绎出不同的路径,“中国人常讲‘以利相交,利尽则散’,认为‘以心相交,才能久远。’”。

“一带一路”首届《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线上论坛开幕式由“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天津大学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丁晔教授现场主持,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的华人大学生积极参与。

(编辑 刘晓艳 柳嘉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