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谢华哲)为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在青少年中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引导青少年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天津大学紧密结合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普法办《2021年天津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津普法办发[2021]6号)文件要求,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依托多种平台,多措并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紧扣重要节点,丰富教育形式。结合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五四青年节等时间节点,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一是开设法治教育“必修课”。开设全校新工科通识课程《人工智能与法治导论》,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担任课程主讲人,为全校来自不同专业的百余位同学专题讲授了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为风险以及法律预防、法律治理和伦理规范三种应对之策。二是设计专题讲座“选修课”。学校多个部门和学院广泛邀请校内外法治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市人民检察院干部和检察干警,围绕宪法知识、国家安全法、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举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合宪化审查”“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的行政主导”等多场线上线下专题讲座和论坛,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三是开展安全竞赛“大比拼”。举办“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以演讲的形式深入阐述宪法的本质内涵,引导学生学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承办天津市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总决赛,天津大学四名学生进入总决赛,并在决赛中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代表天津高校参加全国半决赛。

深入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意识。突出“教育性、全员性、协同性”,依托各级各类宣传平台,积极主动做好法治宣传工作。一是建强宣传机制。坚持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实际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校法制办、法学院、法治类学生社团阵地作用,深入学生群体,引导学生切实提升法治意识。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学校、学院多个宣传平台,如“TJU法学团委”“北洋法学”“北洋法协”等微信公众平台均开设法治教育宣传专栏进行专题科普宣传;校保卫处在校园宣传栏布置主题宣传海报,帮助学生辨析电信诈骗、贷款诈骗以及“非法集资”等多种诈骗手段,学习如何识破各类骗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三是举办特色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宪法知识”线上知识竞赛,向学生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维护者。
(编辑 刘延俊 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