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以文化人 同心战役 ——特殊日子里的一次特殊党课

      2022-01-26       

本站讯(通讯员 刘宇云)1935年1月15日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取得了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的胜利。87年后这一天,天津大学师生正在与奥密克戎病毒展开鏖战。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文化人 同心战疫”空中讲堂在线开讲,青年教师程斯宇以“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题,带师生们再次领略中央红军创造的这一人民军队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战地奇观。3300余人云端“听讲”,除了天大师生,还有天津市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纷纷前来“刷屏”“点赞”,称这是一堂特殊“党课”。

image001.jpg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被毛主席誉为其“得意之笔”,是长征期间红军一次极为精彩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毛主席带领着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军队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三个月的时间四渡赤水,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程斯宇老师从百万字的史料着手,为我们再现了86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使我们犹如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现场。广播普通话、雄浑男中音、抑扬顿挫、图文并茂、一气呵成、赤血丹心,这些都构成了一堂精彩、不可复制的思政课。

结合自己亲手绘制的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示意图,程老师介绍了赤水河与金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分别阐述四次渡河的背景、原因以及经过,带领大家进入历史情境。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红军逐渐掌握主动地位,机动作战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将国民党紧追的重兵甩至身后,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image003.png

程老师告诉同学们,任何巨大的成功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更离不开巨大的付出乃至牺牲。红军高度的机动性来源于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又源于崇高的革命理想与坚定的革命信念。在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感召下,把事情做到近乎极致,精神力量发挥到近乎极致,主观能动性发挥到近乎极致,机动作战能力达到近乎极致,工作方法、领导艺术达到近乎极致。

image007.jpg

对于程老师的此次空中课堂,同学们表示收获颇多,“像说评书的,厉害”,“后面的总结性归因,更提升了课程高度,理论深度!”,“程老师讲得我热泪盈眶”,“为程老师点赞”,“您的热情感染了我”,“老师做到了,让我在隔离点热血沸腾”,“讲思政课必须真情投入,值得学习!”。很多老师也在线上聆听,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王志表示,“程斯宇老师的讲座集哲学、政治、军事、历史、艺术于一体,极富学习价值,整节课讲得出神入化,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image009.jpg

后续,“以文化人 同心战疫”空中讲堂还会继续开展,陪伴天大师生从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共克时艰。

(编辑 张华 郭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