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2017级博士生刘婧娟
我有四个家乡,第一个家乡在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小乡村,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民风淳朴,每个人都像家人一样;我的第二个家乡是河北省唐山市,这是我长大的地方,每个人操着一口动听的唐谱,努力着涅槃重生,重塑新唐山;我的第三个家乡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因为我曾在那里有七年的求学经历,蒙古族人的豪爽和内蒙的美景美食都让我流连忘返;我的第四家乡就是现在我们所在的天津了,相聚即是缘分,我们会在这里学习三年、四年或者在这里工作,开启人生的另一阶段。
一个人的经历会对他的性格和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我正在学习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下乡生活对其后来担当重任、继往开来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究其原因,其一是感情最深。与人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生活经历,使人民始终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居于最高地位,也使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其二是国情最清。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这一学校“毕业”后,基层是什么样、群众在怎么想、事业该怎么干在他心中都清清楚楚。其三是积淀最实。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学习、阅读不是在象牙塔里进行的,而是在广阔天地中,与学习“无字之书”同步进行的,这能够实现最为厚实的积累。这些积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岁月中,与新的实践进一步结合,产生了改变中国、影响世界、指引未来的重大思想。
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做知青时生动鲜明的劳动场景最能打动我,从衣食无忧的北京青年一朝变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不怕苦、也不怕累,与村里的乡亲一起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他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成长。在当梁家河村支书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将一个青黄不接、以乞讨为生的贫穷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村民不但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泽做饭照明,有灌溉井,有铁业社、有缝纫社、有代销店、有磨坊……习近平总书记还是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在下乡期间,他依然坚持读书,并且带着其他知青和村里老乡一起读书。这些都说明他是一个崇学尚读的人,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民怀抱,哺育成长。生活总是给勇敢者丰厚的回报。一个人经历的艰难困苦,会成为他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再看我们,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从我们出生,大多数人都可以丰衣足食,我们没有经历过当年那样的苦日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吃苦的精神过时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际遇和机缘,都要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对我们个人来说,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在应当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更不能在应该奋斗的时候选择逃避,而是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好吃苦耐劳这个人生必修课。孔子说过:“生无所息”,人生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奋斗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我们应步步为营,把汗水滴在每一天,把努力用在每一步。扎实基础而追求卓越。春蚕化蝶,蛟龙腾渊,怀着心中的理想,我们在实干中寻找学习的真谛,在思考中探索人生的意义。即便辛苦,在所不辞,因为校园时光的最美好莫过于能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我是一名博士新生,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从入学以来我所做的就是科研、吃饭和睡觉。学校为我们的吃、住、科研都提供了优异的条件。我们在座有大一新生,也有硕博老生,但是我们都要珍惜我们的校园生活,校园时光是美好而又短暂的,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积极加入学生会,当你切身参与了,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潜能。这是一个升华自己、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来到了天津大学,在这里,我们会遇到最喜爱的老师,遇到最真挚的朋友,实现最初的梦想。走进天大,你会更加博学和智慧;而走出天大,你会成为对社会和人类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
(编辑 赵习钧 闫韶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