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2023年3月9日 07版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走过十年,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翻了一番。“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兼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他建议“一带一路”投资模式由“主权贷款+中国建设”适度向“投建营”转变,加强“一带一路”专门人才培养。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学术交流的建议》。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重中之重
国际工程是天津大学的优势学科。多年来,张水波带领团队进行“一带一路”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内容涵盖投融资、运营、物流、国际工程承包等领域,服务国内“一带一路”建设企业,培养“走出去”高端人才。
“当今国际背景下,回头看‘一带一路’走过的十年,可以充分证明这一倡议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以中欧贸易为例,去年,中欧班列货值在中欧贸易中所占比重已达9%以上。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最主要的目的,它的重要基础就是设施联通,也包括政策沟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张水波指出,在“一带一路”的“五通”之中,设施联通无疑是重中之重,“没有设施联通,其他无从谈起。”
蒙内铁路,比雷埃夫斯港,帕德玛大桥……一个个气势恢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像一颗颗亮丽的珍珠点缀着“一带一路”。张水波说,这些大型基建项目之所以能够在全球遍地开花,首先得益于中国独一无二的巨大产能优势。这样一些基建项目的成功建设运营,也将为“一带一路”倡议起到鲜明的示范作用。
建议对外投资向“投建营”模式转变
在促进共建“一带一路”提质增效方面,张水波建议,“一带一路”已经取得巨大成绩,当前应以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共建国家具体情况为参考,适当转变“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对外投资的模式,从早期“主权贷款+中国建设”模式适度向“投建营”模式转变,即集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于一体,全寿命期全产业链项目的运作模式。
“投建营”模式具有怎样的优势?张水波指出,这一模式首先解决了共建国家的资金问题,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佳,这样做也有助于使中方尽可能规避与债务相关的问题。其次,能够推动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把资金真正用到可行的项目上。第三,由中方负责运营,也将使中方在项目投入使用后获得更多主动权,尽可能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张水波也呼吁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更多专门人才。他坦言,“一带一路”已迎十周年,但国内仍罕有高校开设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相关的课程,来直接培养“一带一路”急需的专门人才。他认为,高校应在有关专业的课程中多加入与“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的知识,加大力度培养国际工程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和国际工程咨询等领域的人才,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注入更多强劲活力。
推动成立“一带一路”国家基建学者联盟
今年两会,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水波转换身份,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会。长期活跃在“一带一路”研究前沿领域的他,带来了《关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学术交流的建议》。
张水波说,高校教师和相关研究机构学者加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学术活动交流,有助于促进共建国家学者专家对我国技术和制度优势的理解和接受,进而凭借他们在东道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行为。对中国学者来说,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东道国真正的项目建设需求,将相关信息传达给我国企业和政府部门,使我国参与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设计更为可行和高效。
他在这份建议中提出,我国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我国学者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学者展开学术交流,开展更广泛和实质性的联合研究;鼓励我国学者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学者进行互访;提供资金等方面支持,鼓励举办“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高端学术论坛,发布联合研究成果;鼓励我国学者发起成立以深化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学者联盟,推动学术交流活动常态化和实质化。
“加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学术交流,打下更好的‘软基础设施’,才能使‘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纵深化建设更加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张水波说。
北京日报:https://wap.bjd.com.cn/common/epaper.html
(编辑 张华 徐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