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字双辛 十年一剑” 终可成长成才
——天大辩论队回顾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冠军之路
唇枪舌剑,思想的火花在言语的交流中碰撞;站在天平的两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针对主题,冷静应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引得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这就是辩论赛场上让观者最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是辩论的魅力所在。
8月19日,2021年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举行,天津大学辩论队击败“宿敌”墨尔本大学辩论队,获得2021年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总冠军。
天大8位参赛辩论队员
4年前,在第七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亚军巅峰对决中,天津大学辩论队厚积薄发,力压澳洲老牌强队墨尔本大学辩论队,获得了“华辩”世锦赛冠军,二辩谢宇获得最佳辩手称号。4年后,在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的舞台上,天津大学辩论队再次击败墨尔本大学辩论队,获得2021年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总冠军。教练谢宇预测冠军的视频截图点亮了每一位队员的心。
一年的征战历程,波澜起伏。2021年的华语辩论世界杯北京大学是赛前圈内预测的夺冠热门,而天津大学虽然曾在2015年夺得过首届华语辩论世界杯冠军,也算是国内高校老牌辩论队里的劲旅,但也有过在世界杯小组赛遭遇“滑铁卢”被淘汰的历史,所以今年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而更大的不可预测性是来自天津大学辩论队自身。
笔者有幸采访到天津大学辩论队队长唐龙,队员王春深、杨子辉、彭博、焦圣雪以及张泽铭,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参赛还是放弃
笔者:你们好,能简单介绍下华语辩论世界杯的赛制是怎样的吗?
王春深:华语辩论世界杯的赛制和其他比赛是有所区别的,它会在一年内每周的周末打一场比赛,然后再分几个赛区,在赛区内进行竞争,角逐出能够参加总决赛的队伍。整个预选赛会持续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决出会参加总决赛的队伍,进行线上总决赛,也就是大家常规理解的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的流程。比如这次,是从全世界几百支队伍中选取了48支优胜队伍进入到总决赛的比拼当中,可谓是异常激烈。
笔者:听说这次征战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部分队员一开始非常犹豫是否要参赛,这是什么原因?
张泽铭:这一方面是来源于赛前准备的顾虑,比起之前参加的许多大赛,这次准备的时间是非常仓促的。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线下聚到一起,大家每天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有非常充分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而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有效准备时间大幅度减少,队员们的自信受到了影响 。另一方面,谢宇学长退役,主力队员面临秋招、考研以及实习等现实困难,新生力量还在成长,辩论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跌宕。如何打破僵局,带领辩论队突破是最大的难题。就像校歌里那句“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我们要实地做出努力,展现出“天大人”的朝气,越过崎岖的山丘,看到新的云端与山峰。
一波三折 终摘桂冠
笔者:赛后谢宇教练表示,天大辩论队在本届比赛中路遇强敌,赛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能分享下你们是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华语辩论世界杯中突出重围,勇摘桂冠的吗?
杨子辉: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遇到了3个很大的挑战。第一个就是进入48强之后,首场对阵牛津大学。这场比赛的辩题是“《我的姐姐》中安然应该/不应该抚养幼弟”。在打前半场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致使我方处于劣势,甚至有可能会输掉比赛。中场休息时,大家迅速梳理了场上的交锋和攻防;在自由辩前半段的时候,张泽铭机智地将关键点提出,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翻盘机会,一举扭转了不利的局势,最终战胜了强队牛津大学。
笔者:那第二个波折,应该是你们在十六进八的时候遭遇了夺冠热门北京大学对吗?
张泽铭:没错,北京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强劲对手。今年6月份在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上,我们和北大交过手,按照比赛规则,天津大学是在北京赛区参赛的。天津大学一路过关斩将,势头很猛,取得了五连胜的好成绩,但遗憾的是,五连胜的终结者就是北京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的主力选手崔磊。就个人而言,我之前跟崔磊学长交手过四五次都没有获胜,在心态上就低他一截。
王春深:当时我们还请了外援——新国辩冠军李楠学长。比赛输了之后,我们的想法就是世界冠军都带不动我们。世界杯预选赛的比赛给队员们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导致在后续的比赛中也更加紧张。
笔者:这个对你们来说当时是不是压力非常大?
唐龙:其实我们提前一个月就能看到小组对阵的局势,也知道如果我们小组出线的话,大概率是打北京大学,所以实际在心理上准备了快一个月,但不论怎么安慰自己还是比较担心,压力很大。就像张泽铭刚刚说的,他之前打崔磊学长就没赢过,我们也担心他在场上着急,影响发挥。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当时北京大学差点就被山东大学淘汰了。在小组赛的时候,北京大学对战山东大学的三场比赛都是3 : 6,所有的小分也都是一样的,决胜票的小分也是一样。最终参考了很多个要素,北京大学侥幸出线,当时我们也一直在算到底是哪个组能够出线。
笔者:面对这么激烈的比赛,我想知道你们当时在场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王春深:一开始是非常紧张的,甚至我念稿子的时候声音都在发抖。随着比赛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对方辩手的话基本上都在我们预设的范围内,可以迅速做出回应的,心态就逐渐开始放松;到自由辩后半段的时候,就基本上放松下来了。
笔者:第二个波折对阵北京大学十六进八,是险胜。最后一场对阵墨尔本大学,是冠军争夺战。这一战其实不轻松,辩题是“青春终将逝去/还是永不逝去”,你们是反方,“青春永不逝去”,对我们来说好像不太成立,其实你们这个角度是不太好辩的。你们当时拿到这个题目后,是怎么去准备的?
杨子辉:在1/4决赛打南昌大学的时候,我们打了这个题的正方“青春终将逝去”。当天晚上打决赛时,我们中午还没有定下来最基本的立论的思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有的队员想讲一些比较偏宏大叙事的,有的队员想讲一些比较偏生活常识的,所以大家一直在讨论和沟通,直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才最后敲定路径。比赛在晚上六点半就要正式开始了。
笔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是如何完成这么多资料的准备的?
杨子辉:真的要感谢天津大学辩论队的强大后勤支持,是有背后默默付出的他们我们才能最终获得胜利。天大辩论队的其他队员组成了资料组,随时待命为正赛组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时事新闻,只要正赛组提出要求,资料组都能在第一时间将整理好的内容送到“前线”,保证了上场队员在比赛中有充足的“弹药”。尽管我们选取了一个看似比较危险的切角,但是最后还是出其不意,“偷袭”成功。
笔者:回顾最后一场比赛,你们觉得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杨子辉:这场比赛是一开始就取得了比较大的优势,然后慢慢再把优势还回去的比赛。因为开场我们采取了一种比较宏大的立论,但是随着话题的深入,当对方用一些比较常识的语境来检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比较难把它讲明白。最惊险的那一部分可能是张泽铭在结辩的时候,原本在前面梳理战场的部分,他的表达状态是非常好的,但是后面因为被赛前准备的框架局限了思维,没有完全发挥出他的水平。总体来说,两支队伍相差真的是非常细微,最终我们能够拿下这个比赛,着实不易。
成功的背后 是默默的付出
笔者:刚刚杨子辉谈到资料组的同学在台下付出了很多,我想知道你们能够最终赢得比赛,背后还有哪些人默默地付出?
彭博:我们的教练谢宇,他一直都是我们队伍最坚实的后盾。喜欢睡觉的他,在比赛期间每天一大早驱车30多公里到我们讨论的地方,帮我们指出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参赛队员能够更好的休息,唐龙队长让我们住在他的家里,甚至主动出来睡地铺,让上场的同学睡在卧室;为了能让表达效果更好,大家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的稿子,最后居然写了40多版……
张泽铭:为了这次比赛,很多辩手做了很大的个人风格上的牺牲和让步。比如二辩彭博,他把四辩位置让给了我,然后自己扮演了一个平常不会扮演的角色。包括我们的张本强同学,为了队伍的磨合,牺牲了自身犀利的风格,毅然成为内容输出的承担者。这个系列赛的冠军是天津大学五六十位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有的同学在考研,有的同学即将考试,有的同学正在实习,但在比赛面前大家都惊人地统一和团结,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上的工作,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张本强:这次比赛还有一些校外的同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天津赛区的天工大、天师大的同学,甚至天津赛区以外的北京邮电大学的同学们。他们帮助我们一起打练习赛,提升我们赛场上的攻防能力,这些对于我们后期在正赛当中的获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唐龙:在比赛中有一道“《我的姐姐》中安然应该/不应该抚养幼弟”的辩题,其他队员对教育学知识都不甚了解,虽然我是学教育学的,但辩题中涉及的知识对我也是盲区。虽然已经是深夜了,老师收到我请教的微信后,电话就直接拨了过来,详细地为我解答了问题。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夺冠不仅需要队员积累微观层面技巧能力,还需要宏观层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专业老师的无私帮助、天津大学“严谨治学”的校风、同学们注重知识储备的学风等都成为了夺冠路上的奠基石。天大辩论队的胜利不仅仅是一支队伍的胜利,更是天津大学深厚底蕴的体现,是“实事求是”校训哺育下的一群学子耕耘精神的展现。
巍巍学府,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赛场上,辩手们唇枪舌战,用头脑和口才展现北洋学府的至真至善追求;赛场下,教练谆谆教导、悉心指点,用细心与耐心体现天大辩论队的薪火相传。冠军荣誉的取得是无数个日夜的蓄势待发。“辩字双辛,十年一剑,方知大道苦中求;论字一言,胜于九鼎,终悟明辨胜雄辩”。辉煌骄人的成绩,是辩手们刻苦付出的结果,更是和天大辩论队传统及全体辩论人追求真理、追求智慧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天大辩论队锲而不舍、博采众长,必将胜人更胜己,走出更加宽阔广博的辩论之路。
(解雯超 徐健奇)
(本版刊登于2021年9月15日《天津大学报》第4版 责任编辑 李丹 田清扬 学生编辑 刘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