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北洋下午茶:师者 是天大的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访谈

      2022-12-17       

师者 是天大的责任

——访天大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

王静康: 1938年4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工业结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她在化工结晶科技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熔融结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溶液结晶技术与系统工程、反应结晶集成技术与模拟放大。她于196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工程分委会主任,天津市科协主席、天津市侨联副主席等职;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称号;2017年11月,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北洋园中,有一位被称为“女神”的天大教授。她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都实现了“产业化一次试车成功”的奇迹;她像一个神奇的永动机,全年无休泡在课堂、实验室和生产一线;她带领团队让“中国结晶”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的格局,使我国工业结晶研发跻身世界前沿。

这位“女神”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

王静康所从事的工作是“结晶”,就是把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序,去除杂质,使它们从液态或气态变为纯净的固体。这就像王静康的人生,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之后,只留下对学术、教育的执着和对国家大爱的凝结。80多岁高龄一直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做项目、编期刊,带研究生、给本科生上课,她把“科技强国”的使命与责任、把报效祖国的知识与本领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天大学子、天大学人,她用为国奉献、为国奋斗的信念写下了一个天大的“师”字。

2019年9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与教书育人楷模共同庆祝教师节。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站在第一排,她与总书记握手的照片被学生挂到了实验室。“王老师”,是王静康最珍视,最喜欢的称呼。每当听到这个称呼,她都会很认真地直视你的眼睛。当商量访谈主题时,王先生第一时间就确定要讲“为师”。

与王先生的访谈约在金秋九月的图书馆。先生准时坐在了大书桌前,还是那身朴素的蓝条西装,还是那件经典绿花真丝衬衣,还是那专注认真的坐姿,女神依旧。从来不施粉黛、不戴饰品的女神,这回要求戴上一件饰品。她缓缓地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礼盒: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装上祥云绶带,王先生郑重地将纪念章挂在了胸前。阳光下先生的眼睛与胸前胸章,熠熠发光。光晕中的先生依然知性、美丽,岁月从不败美人。“女神”不老。

心系祖国 学高为师

记者:王先生您好,您一直致力于工业结晶事业,让中国的结晶技术站在了世界前沿,被业内誉为“结晶之母”。您怎样看待这个称呼?

王静康:我国是化工大国,但不是化工强国。20世纪以来,美国牢牢占据了世界化工产业的重要地位。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技术落后于其他国家,在化工领域还只是个初级产品的大国。而工业结晶正是能够把初级产品升级为功能产品的技术,能够在如此重要的学术领域内工作,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感到骄傲和幸福。

祖国70年大庆时,中央电视台采访我:“科研生涯中难忘的瞬间有哪些?”我当时想到的就是开车成功的那些瞬间。特别是青霉素结晶新工艺一次试车成功的时刻,青霉素结晶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于全国90%的青霉素产业。如今我国青霉素已经占据80%以上的国际市场,国外再也不能用青霉素卡我们的“脖子”了。

能够“心里装着国家的需要”进行工作是一种幸运,亲眼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那种欣喜无法形容。没有什么“结晶之母”,我是一个能为国家做点事的科研工作者,同时作为一位老师,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记者:您和您的团队在承担国家很多项目时,都做到了“产业化一次试车成功”,这对于产业化来说,绝对是“奇迹”,您是怎么做到的?

王静康:如果不能一次开车成功,一天就要浪费几十万元。我们承担的是国家项目,产学研结合的国家项目,钱是国家给的科研经费,如果不能一次开车成功,就代表你的科研经费没能充分利用,浪费了国家的钱。我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一次成功。想要一次开车成功,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问题,有时需要反复验证。所以我要求自己和学生,在做产业化项目时,要像工人一样守在现场,有问题就现场解决。

做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霉素的结晶的时候,我带着团队7次到了现场。刚开始是厂方想用普通的罐式釜为结晶器与旧式的换热器,我们就给他们在有机玻璃仿真设备中做流体力学试验,让他们明白只有用特制的设备,才能满足晶粒与母液呈均匀混合的要求。设备安装好后,又出现仪表显示精度不够、管道安装不合理等问题,一直到都调试好了,我才同意开车。那一次可能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连厂方都没耐心了,直说:“开车吧,失败了我们负责。”这时候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我就要坚持住,要秉承科学精神、严谨态度对每个环节把好关,不能急躁、冒进。直到每一点问题解决了,我才让厂方开车。后来试车终于一次成功,大家都很高兴,从此他们都愿意和我们合作。事实证明,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一次开车成功,才是最节约、最快的路径。

记者:您的导师张建侯教授对您的要求是实验数据要3次重复后才为实,您对您的学生更是提出了每次实验成果要重复20次以上才算成功,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科学精神有怎样的影响?

王静康:我的导师是张建侯教授,是留学归来的爱国教育家、科学家。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拒绝了高薪留美的工作邀请,回国任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对自己的学生有约法三章:第一,30岁前不能结婚;第二,及格线为70分;第三,以科研为先,假期不保证。我同宿舍的师姐,考了69分,就真的被劝退了!导师对实验数据的要求也很严格,真实是底线。他要求研究生实验数据要3次重复后才为如实。为了掌握国内外的资料,他要求我们查阅国际与国内的参考文献,而且必须写出所阅读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因为他会亲自去查对文献。他对试验记录更是要求严格,写错了不能涂改,只能重写,免得被误会为故意修改数据。实验可以出错,但记录不许撕毁。我的实验记录本,导师亲自编上页码,并一页一页检查。我写的报告,连逗号写成句号都会被批评。他说过,做科研必须实事求是,一板一眼。应该怎么做科研、怎么做记录、怎么做总结,这一步步的流程,张建侯导师对我的教诲一直在指导我前行。

老师教会了我什么是严谨,什么是认真,什么是全力以赴。这些我也要教给自己的学生。跟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可以一点一点进步不同,我们做的是产学研项目,产业化的过程中,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我对学生提出:每次实验成果要重复20次以上才算成功。我想这些,我的学生能理解,也能从中受益。

言传身教 身正为范

记者:师者“言传、身教”。您作为院士,研究内容应该与本科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相去甚远。您为什么要坚持给本科生上课?都讲些什么内容?

王静康:我首先是名教师,当选为院士也是教师。给本科生上课是件很重要的事。很多孩子考上大学,报了化工专业,但未必知道学这些课程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我们就给本科生编了本教材《现代化工设计概论》,把我们团队完成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攻关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作为案例写到教材里。这样可以清楚地告诉学生,学化工可以成为科研工作者,可以成为工程师;以后搞科研、搞工程都做些什么。做化工设计需要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也可以通过这些案例传递给学生。此外,上课时我还要对国际前沿的研究情况,产业情况做些介绍,让学生了解所处领域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责任感,让学生知道应该为国家作哪些贡献。我们给本科生上好基础理论课是想让他们目光放长远,增强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理想。

记者:您招收研究生特别严格,总是把丑话说在前面:“做我的研究生,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您是基于什么提出的这样要求?学生理解吗?

王静康:我们做的是产学研项目,机器开起来,不会按休假日期运转。如果做不好这个准备,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全力以赴地工作,是我从我的导师、我的父母身上学到的,我希望也能把这一点教给我的学生。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有着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教学生怎么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言传身教,你怎么做,学生就会怎么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看老师做,跟老师一起做,这样他们才能信服。一个老师,自己不做,只让学生做,那可不行。

担当大任 未来可期

记者:您在天大这么多年了,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相比有怎样的区别?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您觉得该如何培养?

王静康: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老师的责任就是把他们培养成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感,从一进校就要培养。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127年的历史涌现出一大批人才,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第一个水工所,天津大学从建校的那一天就肩负着“兴学强国”的历史使命。这些要让学生们了解,了解自己的学校,进而了解自己的责任。

此外,“实事求是”的校训一定要刻在骨子里,因为通过亲身实践,我深知这是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事业成功发展的准则。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实事求是”校训支持我成长,支持我教学与科研工作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支持我们结晶中心走向世界。“实事求是”是一种科研态度。在科研中,要“实事求是”地发现真正的规律,万不可套用别的规律,因为那是必然失败的;还要把认识的规律实事求是地转化成现实,所以必须要用“实事求是”态度去研究去探索去设计。“实事求是”也是一种学术道德。违反“实事求是”会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发生,会污染学术环境,阻碍学术进步,使学术研究失去国际竞争力,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学术道德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而且影响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储备。维护学术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是“实事求是”、自律为先,从源头上杜绝学术不正之风。上世纪80年代,瘦肉精的研究推广曾成为农业部的“七五”重点课题之一,当时国内某校教授的研究生做实验时,曾发现瘦肉精对生猪有毒副作用,发表论文时却并未提及。到了90年代,“瘦肉精”导致的中毒事件多次发生,许多国家都明令禁止“瘦肉精”的使用。负责任的研究必须对人类和社会的安全与发展承担责任。如果当年那位教授的课题组能够真正重视已被发现的毒副作用问题,严格按照真实和责任的要求坚守“实事求是”,完全可能为人类作出比“瘦肉精”大得多的贡献。

记者:您的导师给您留下的成功秘笈是“独立创新、顽强拼搏、实事求是、严谨求实”。您怎样理解“独立创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王静康: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世界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国际竞争已聚焦在创新能力的竞争。打牢基础是创新的前提。本科时的基础课很重要,老师要把基础课打磨成金课,可以把基础性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系列成果及研发实践提升的规律与取得的教训,都融入到教学讲稿中。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服务和管理,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教育教学质量。老师要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将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思路传授给学生。

搞科研要恪守理性追求、实证求真、质疑批判、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保护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也很重要。科学世界是其乐无穷的,科学里面有很多奥妙。要做到独立创新还要有国际视野,了解科研前沿。通过与国际著名高校的密切合作,共享国际工程教育的资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老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做到终身学习,并能付诸实践,投身于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强化教育过程,注重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我认为这是教师应追求的教学境界。

记者您对自己学生的评价是“青出于蓝”。他们最让您骄傲的是什么?

王静康诚信、公正和积极地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年轻人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习工作,要有事业心;第二,要严格树立科学精神;第三,要清晰地认识到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要想获得成功是要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才能有成果的,做科研工作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浮躁。科学世界,奥妙无穷。年轻人要有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科学才能的志愿和理想,我们中国人的智商是非常高的,只要我们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精神,我相信年轻人个个都可以成才。我希望学生都有国外学习经历,有国际视野,更希望他们学成回国建设自己的国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

记者:天津大学正在为跻身世界一流名校而努力,您认为天津大学应当如何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呢?

王静康:能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是世界一流大学。要办世界一流,不能关起门来闷头干。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国际合作。有了国际交流才知道国外的大学是怎样的?国际一流大学是怎样的?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要在国际交流中扩大国际影响,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要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作出贡献。

记者:您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王静康:我希望天津大学能培养出一批“实事求是”“爱国奉献”、自主创新的青年骨干人才,并从中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此,我要努力,天大的老师们要努力,所有的教职工都要努力。

本报记者 赵晖 /文图

(学生编辑 刘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