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刘晓艳)11月2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正式发布。天津大学医学院教授刘秀云入选,以彰显其在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所作的创新性研究工作。
神经重症脑疾病是中国乃至全球人口健康领域正面临的重大挑战。刘秀云教授研究聚焦麻醉与重症医学领域的医工结合研究工作,旨在解决当前麻醉重症遇到的工程瓶颈问题,为一线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手段及策略。她开发的多窗个性化最佳脑灌注技术已被应用于加拿大温哥华总医院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临床诊断中,用于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和脑创伤患者的救治;其在国内首次引入脑脊液动力学评估技术,并联合脑机接口、蛋白组学开发脑积水患者精确诊断与干预技术,目前已在天津环湖医院、天津总医院使用,将患者的诊断时间从3天缩短到30分钟,使300多名脑积水患者受益。其担任首席专家的重点研发项目致力于解决国产非侵入神经电生理信号高精度采集与计算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突破神经采集与计算芯片“卡脖子技术瓶颈”。目前,她带领团队正在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麻醉监测等方向的技术突破,研发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为中国抢占相应领域技术高地做奠基。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于189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技术杂志及影响力最大的科技商业化智库之一,其在2014年正式公布了首份亚太地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名单,许多潜力巨大的年轻学者因此被更多人看见。本届入围青年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包括材料、量子、能源、医学、光学、声学、天文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多个能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领域。
(编辑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