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十五载 凝心聚力谱新篇
——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发展追溯
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全景
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滨海院)作为教育部、滨海新区和天津大学三方共建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自2008年启动建设以来,历经15载,步履铿锵、开拓创新,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敢为人先的气魄,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成效。
15年前,滨海院脚下还只是荒草丛生的盐碱滩涂;如今,占地面积450亩的滨海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实验室宽敞明亮、仪器设备一应俱全。
滨海院始终扎根滨海、服务天津、辐射全国,坚持“重产业、重应用、重成果”的科研导向,坚持“轻‘帽子’、轻立项、轻奖项”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天津大学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优势,全力做实技术熟化与概念验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天大力量”。
党建引领促进事业发展
滨海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同滨海院中心工作融合发展,以党建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充分发挥天津大学服务滨海新区桥头堡作用,为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作贡献。
与地科院党委开展联学共建
知行合一,联学共建促发展。滨海院一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与相关学院党支部开展共建,探讨卓越工程师发展计划、野外观测站建设、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相继与研究生院党支部,地科院、图书馆、档案馆、人文学院党委等开展交流学习,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工作。二是与滨海新区政府部门、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的党支部共同对产教融合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主题深入探讨,班子成员积极走访滨海新区政府和100多家企业,利用年轻干部的攻坚班加强与滨海新区交流,实地走访天津港、滨城会客厅、中交一航局等地进行考察调研,促进产教融合。
与图书馆 档案馆党委开展联学共建
与人文艺术学院一道参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以人为本,全方位服务在院师生。滨海院直属党支部着力推动“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优化日常管理,开通400服务热线,全天为师生提供班车咨询服务、后勤保障支援等;与滨海院学生定期谈心谈话,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滨海院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期间,为在院师生提供免费食物和防疫物资;为加强对学生的情绪疏导,节假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开展中秋节慰问、国庆节升旗仪式、海岸行、趣味运动会、羽毛球赛等,用心用情温暖在院学生。
凝心聚力,筑牢支部战斗堡垒。滨海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队伍素质能力。为促进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党员积极参加科技成果评价师、知识产权合规、技术经纪人的培训学习,有2名党员成功获得科技成果评价师、高级企业合规管理师称号,6名党员成功获得初级技术经纪人结业证书。滨海院构建智能化安防和消控系统,建设滨海校区运保指挥中心,通过实时智能水电表、室温监控系统、智能学生宿管系统及房屋、物资、化学品管理系统,为科研生产提供强有力的安全环境保障。
以笃定之心开启建院之路
2008年,天津大学与临港工业区管委会签订了《关于天津大学在临港工业区建设滨海工业研究院合同书》。
2009年,教育部批复同意天津大学建设滨海院,并得到各方资金共4亿元的支持,其中教育部、天津滨海新区各支持1.5亿元、天津大学自有资金1亿元。
2009年 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 天大签署共建协议
2009年9月10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天津大学签署了共建滨海工业研究院协议书。
2010年6月,滨海院开工建设。
2012年10月,天津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投资,注册成立了“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大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产业化平台支撑。
2013年6月,滨海院7.8万平方米建筑交付使用。
2018年12月,滨海新区、保税区、天津大学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协议》。
2020年7月,滨海新区与天津大学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补充协议》。
多年来,滨海院始终秉承“创新、务实、开放、合作”的精神,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在集聚创新资源、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端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滨海院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入驻科研团队32个,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8个,在孵企业46家。
以攻坚之势助推科技创新
滨海院聚焦国家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依托天津大学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合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等领域优势科技资源,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示范基地。依托天津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分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基地,建设了17个科技研发平台,其中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众创空间、天津市瞪羚企业、天津市级孵化器、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滨海新区综合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天津港保税区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科协等;引进了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各类科技领军人才20余人,培育出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等各类人才19人次。
滨海院部分授牌
滨海院发挥产业技术整合和企业平台优势,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和产品测试及设计开发,已推动成立天合钻测技术联合实验室、悦森科技室内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灵然创智工业元宇宙联合研究中心等8家校企联合实验室,订单式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场地及综合性保障服务。这些实验室旨在衔接校企之间的“断点”,以企业需求为任务导向,面向产品迭代,凝练技术问题,共享实验设备,组建校企联合“攻坚班”,接续完成技术突破,帮助企业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滨海院引领科技创新,推动3个国家级研发机构建设,持续完善滨海院校区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办公、实验条件建设;推进在七里海、北大港和官港观测场的中期建设;推进国家级先进燃料研究中心建设,搭建实验室研究与产业化的桥梁,提升滨海新区航天燃料研制和产业化技术的水平;推进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带动中下游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工程等多个领域产业发展。
以共进之志加速成果转化
临港海岸行
依托天津大学创新人才高地优势,滨海院汇聚各类资源,以“带土移植”的模式,搭建适宜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落地、发展的服务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业”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带动老师创业”的能动力,提升以众创空间+孵化器模式的孵化能力,已建成天津大学重要的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滨海院依托临港科创众创空间、临港汇创孵化器,累计孵化了科技型企业46家,校区内企业总注册资金2.9亿元。部分企业在国内外创新创业赛事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链条逐渐成型。
滨海院承办“校企紧握手”智能网联汽车专场活动
滨海院积极搭建校企对接通道,提高成果供给侧转化率,自2023年2月起,针对高端装备、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企业难题,聚焦不同领域,已组织30余场科技成果转化沙龙,为高校、企业、投融资机构搭建了交流平台。滨海院首扮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和“工程师”的角色,梳理天津大学科技成果200余项,筛选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大健康、化工等9个领域82项高价值科技成果。通过与龙头企业深入交流、共同凝练,滨海院根据企业提出的“难题”,凝练出企业技术需求100余项,形成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数据库,组织科研人员“一对一”精准服务,增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滨海院前往天津航天中为公司交流
滨海院建立专利特色评估评价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对天大8593件授权发明专利进行分类,开展滨海新区企业专利调研,并针对滨海新区1.6万家企业(实缴注册资金超过500万且有知识产权信息)进行分析,与天大专利开展分级分类(IPC部)关联匹配,形成与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高关联度的专利池清单;聚焦高价值产业和高价值科技工作者,开展以人为核心的专利对接,创新专利筛选分类方法,快速锁定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人,并迅速匹配到科研团队;推动专利“一对多”开放许可,两批共推出19件,畅通供需对接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和使用成本,此方式为天津首创。2022年6月2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作出批示:“此举措好,可继续全面拓广。”目前,该院已与5家企业签订了专利开放许可交易合同,涉及6个发明专利。
滨海院积极开展东疆港区块链合作,推动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天津东疆星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九章科技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方通过股权合作,在东疆设立华夏好瑞(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合资公司的成立旨在助力东疆打造1个区块链、AI、大数据高效一体化新基建数智底座,并以此为基础,链接包括网络货运、数字法官、融资租赁等在内的N个东疆特色应用场景,实现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落地和产业推广;同时,构建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多元化产业生态,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全面助力智慧综保区建设与发展。
以人才之本构筑坚实支撑
2019年,滨海院深化落实区校合作协议,通过研究生院建设,探索新型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夯实高层次人才储备作出贡献。2023年,滨海校区已基本完成学生住宿、用餐、学习、活动等场所和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了三校区光缆互通,共享教学和科技资源,为方便滨海院师生接入公文网、登录校图书馆检索文献、建立智慧教室和使用校园一卡通等提供了必要条件。
为持续推动滨海新区与天津大学战略合作走深走实,滨海院会同滨海新区区委人才办,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自2022年起,实施联合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创新“录取即录用、入学即入职”人才引育新模式,加快为科技领军企业集聚“工学同步、即插即用”型人才。学生的初试成绩通过天津大学校线的考生,再通过学校与企业考察面试后,可入职成为企业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调剂招收为天大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由企业、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三方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2022年,天津大学与滨海新区以这种合作模式定向招收了第一批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成功录取了69人,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等21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了该项目。2023年,滨海院持续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召开各开发区、产业(人才)联盟等数十场专场宣讲会,超600家企业参加。该院征集了33家企业320个需求,涉及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材料与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等领域;面向学生开展了6场企业宣讲会,并建立了 “非全”研究生项目交流群,为学生实时解疑答惑,吸引了逾300名学生参与。2023年,该院最终录取与滨海新区企业联合培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0人,实现了“非全”培养质效双提升。
天津大学与滨海新区合作定向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招生过程中,企业能够直接招录面试,这样企业就能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中站到“C”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便引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推动各链条深度融合发展。天津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与扎根在滨海新区的企业对科技资源和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既能让更多优秀青年留在滨海新区,也能让企业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留住人才。滨海院最终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学校对应的学科建立起联合稳定的合作模式,形成联合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双方既有科研的合作,又有人才培养的合作,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又能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不忘初心 践行使命担当
盐碱地上的夙兴夜寐是艰苦奋斗的信念,实验室里的灯火通明是科研报国的决心。回首过去,滨海院努力肩负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展望未来,滨海院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天津“十项行动”和“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充分发挥天津大学科技优势,探索“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新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及产业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着力解决产业痛点技术问题,助力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大学和研究院的横向一体化多元发展。
春玲/文图
(学生编辑 丁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