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医学部供稿)2019年9月,第一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走进天津大学医学院,这个由27名同学组成的班集体以“求是,力求知、苦钻研、势如破竹;忠诚,遵医德、守宗旨、不辱使命;实事求是,不忘初心,誓为良医”为班训,在班级制度建设、学习氛围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获得天津大学“五四红旗示范团支部”称号、天津大学“最佳团日活动”称号、天津大学“抗疫特别贡献团支部”称号、天津大学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班级同学共获得各项荣誉100余项,其中校级以上荣誉30余项,4位同学获得过国家级荣誉。
医工结合有能力
“医工结合”是天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特色,除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医学核心课程外,同学们还可以选修Python 程序设计、智能医学发展前沿、医用机器人、生物信息学等医工交叉类课程,为同学们学习医学知识和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课程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临床课程上,从早到晚的密集课程本就是极大的挑战,很多疾病知识仅坐在教室里学习更是过于抽象,临床医学班的同学们就充分利用课程见习、早期临床实践课程等宝贵的机会实地前往医院学习,了解真正的疾病模型,向有经验的医生沟通交流,从而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复杂的工科课程对于这群“数理”小白们更是一个挑战,但同学们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在《医学机器人》课程上,与智能医学的同学们通力合作,医学和工科思维碰撞出头脑风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智能医学发展前沿》中,切实体验最新的脑机接口、康复设备,将医工结合的思想写入自己的创新论文,不但加强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将医工融合的创新意识逐渐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作为第一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没有前人的学习经验,没有知识“重点复习表”,但班级中有着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最终同学们平均加权86.6,不但为学弟学妹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更是成为标杆榜样,鼓舞一届届天大临床医学生奋力向前。
创新创造有活力
在学习之余,同学们还运用所学知识,积极申报国家级、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北洋医科创兴计划等科研项目,参与率达100%,涉及“临床队列”“脑机接口”“神经生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生物信息”等多个方面,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发表论文4篇,专利1项,软件制作权1项;成果转化丰硕,在科研比赛中勇闯佳绩,10余人获得校级、院级挑战杯、未来三十年等奖项,培养了扎实的临床专业知识、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医工融合创新意识,逐步成长为新时代“医学+”复合型人才。
同学们还积极创建班级公众号,进行医学知识科普、班级活动宣传,打造天大临床特色icon,展现天大医学生的精神风貌;更是文体两开花,积极参与校院两级运动会,锻炼健康体魄;主动参加解剖绘图大赛,将情感倾注画笔之间,医笔生花,让解剖之美在一幅幅画卷中呈现,让医学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力的绚烂诗篇,相关活动获人民日报、央广网等多家媒体报导。
守护健康有温度
“求仁求是,救人救世”是医学院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临床医学班的同学们怀着救死扶伤的赤子之心和悬壶济世的理想抱负,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各类社会实践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建医院义工团队,前往儿童医院、天津医院进行志愿服务,真实体验临床工作,减轻医生工作压力;积极参与各生源地招生宣传、回访母校实践活动,做中学与大学的桥梁与纽带;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前往天津市静海区付家村为老年人开展慢病筛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送医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以绵薄之力助力祖国医学发展。
疫情期间,19临床更是展现着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积极参与“有医说医”实践队,线上采访驰援武汉医护工作人员,记录战疫故事,实践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top10);多名同学参加“医”心战疫—医护人员子女线上家教,为天津市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院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家教辅导;2022年1月,奥密克戎突袭津城,班级联名写下请战书,向学院党委提出正式申请,志愿请战成立了20人组成的“大白突击队”,请战听从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安排,多次服务于学校全员核酸检测,获得多项表彰。
迈向未来有底气
毕业之际,班级27名同学中有23人继续深造,其中21人前往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大学医学院等国内知名医学院校,2人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继续深造。
未来可期。愿天津大学首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们在青春赛道上以梦为马书写绚丽篇章,在医者之路上努力修炼仁心仁术不负白衣荣光。
(编辑 赵晖 梅羽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