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分子+研究院供稿)10月9日,由天津大学和福州大学共同举办的2024年“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发展高端学术研讨会暨联合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天津大学及福州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联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与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共同承办,采用两校双会场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共有来自两校的130余名博士生及70余名教师参加了论坛。
在天津大学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创院院长姚建年,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分子+研究院院长马新宾在开幕式上致辞,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汪怀远、研究生院及分子+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开幕式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主持。在福州大学会场,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省科协主席付贤智,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文忠,研究生院、化工学院等相关部处及学院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马新宾代表天津大学对各位专家、来宾以及两校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天津大学和福州大学渊源深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福州校区建设等方面均已开展了深入的密切合作。本次论坛是在姚建年院士的积极倡议下,以“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为主题联合举办的首场学术论坛,既是两校持续深化战略合作、深入推进化学化工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两校面向未来、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共同培养高层次卓越人才的一次生动实践。他希望两校能以此为契机,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入合作、携手并进,共同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姚建年在致辞中解读了“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的会议主题(曾在2020年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首次公开阐述,简称“三新”理念)。他表示,坚持“三新”理念是在传统化学化工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方法之一。我们要以化学的源头创新促进化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的迭代升级,推动生产力向更先进的形式演化,解决化工产业中的“卡脖子”问题,把技术和产业命脉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上。他希望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和福州大学分子工程+研究院在“三新”理念框架下,充分继承两校在化学化工学科的传统优势,做好“化学化工交叉融合”和“政产学研用融合”,坚持学科交叉的办院特色,努力做出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研究成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两校的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勉励两校学生要以学校的校训作为做人、治学的行为准则,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中去,为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开幕式后,天津大学韩明勇教授,牛津大学曾适之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付红兵教授四位国际知名学者受邀做大会报告。他们围绕“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发展的主题,共同探讨了化学化工领域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挑战,并介绍了在各自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与科研进展,展望了未来发展。
下午的博士生报告在两校分别进行,共设置“催化与能源材料”、“功能材料设计开发”、“生物工程与绿色化工”、“化工新材料”四个分会场,安排了70名博士生做科研汇报。与会博士生们汇报了自己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得到了点评专家的精心指导,从而在科研热情和立志报国方面受到了很大鼓舞,在严谨治学和创新思维方面有了更深理解,在实验设计和逻辑推理方面有了新的思路。
在论坛闭幕式上,点评专家组长分别对各自会场做了总结,在充分肯定同学们研究工作的同时,也为同学们的未来成长与改进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肯建议,并为获评优秀报告奖的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
今年是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天大化工学科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天津大学和福州大学以“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为主题,联合举办首场高端学术研讨会暨联合博士生论坛,是两校为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持续推动化学化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贯彻落实天大与榕深入合作的战略部署,不断拓展化学化工领域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平台的重要举措。
(编辑 刘延俊 来瑞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