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钱欣瑞、梅浩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新时代古籍进校园工作,2024年11月29日下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天津大学图书馆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暨天津大学知学讲坛第63期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举行。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主任叶卿、天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于晓燕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天津大学师生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天津大学图书馆赵红主持。

天津图书馆叶卿发表致辞,介绍了天津市古籍保护利用现状,并强调了古籍知识教育宣传的重要意义。

陈红彦馆长为读者带来了主题为《古籍的装帧与保护》的讲座。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陈红彦从古籍的定义、古籍的装帧方法与样式,以及古籍保护等角度带领师生徜徉于古籍的海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尽生命力,让在场师生深刻体会到了古籍的价值与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

天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于晓燕向陈红彦老师赠送了天津大学纪念品。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就“如何快速分辨包背装与蝴蝶装?”“如何正确保护家中旧书?“”图书馆如何科学建设古籍资源?“等问题,与陈老师展开了深入交流。


“知学讲坛”作为天津大学图书馆“知学”品牌文化活动之一,是一个以学术讲座和论坛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校园学术文化交流平台。此次“古籍进校园”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与天津大学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也为古籍保护工作开展方向的确立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唤起了师生对于古籍保护的重视。

(编辑 焦德芳 来瑞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