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国际工程师学院供稿)为深入贯彻天津大学卓越人才培养工作会议指示精神,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国际工程师学院日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智能制造中心组织召开“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启动仪式暨第一期课程负责人工作会议。会议邀请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康荣杰教授,微电子学院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指导教师徐江涛教授,建筑学院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得者汪丽君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分享课程建设与质量提升的先进经验。国际工程师学院全体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相关老师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国际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刘艳丽教授主持。
刘艳丽教授向与会代表传达天津大学卓越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大会以“自强卓越,系统跃升”为主题,针对研究生教育提出“天津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新质行动”,旨在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超前研判未来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精准把握未来对人才专业的新需求,加快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提高人才供给能力。大会强调要增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协同性,加强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一体推进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等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完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康荣杰教授首先带领与会人员参观智能制造中心,对中心数据分析、智能设计、创新工坊等区域模块及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康荣杰教授以《设计与建造》课程为例,分享了机械学院在新工科进阶式项目制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展示了项目制课程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成效。
徐江涛教授以《微电子领域工程技术前沿》为例系统介绍了建设产教融合课程的意义、路径和具体举措,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汪丽君教授以《建筑类型学》为例,以时间为脉络全景式展现了国家级优秀教材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成果,强调了高质量教材在教育教学及课程质量提升中的核心作用。
刘艳丽教授以“基于OBE的课程建设”为题,系统阐述了成果导向型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以及学院下一阶段针对课程质量提升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工作重点。刘艳丽强调,课程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材建设、课程材料编排等方面均衡发力,特别要在全面实现英文教学、全面加强产教融合实践环节、全面推进AI赋能课程教学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与会代表就项目制课程的评价标准、国家级优秀教材的申报要点、智能制造中心的资源共享与跨院合作、AI技术助力全英文授课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现场交流与讨论。
本次会议为下一步学院各专业的课程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建设和落实学院“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奠定了基础。“课程质量提升工程”作为学院未来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旨在以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天津大学卓越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通过实施建设全英文专业、加强产教融合课程和项目制课程建设、落实全方位AI赋能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等系列举措,持续加强课程质量建设,为贯彻落实天津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新质行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编辑 焦德芳 常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