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系统提升我校心理学学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一学科一策”行动计划,3月31日下午,心理学科建设大讨论在卫津路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103会议室召开。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天津大学理学院、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院长耿延候,体育部党总支书记、主任吴金克,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杨振,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伟锋,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刘庆岭,医学院副院长刘爽,及心理学科教师代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代表受邀参会。会议还特邀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参加。会议由天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学科带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危机干预总督导杨丽主持。

首先,杨丽进行了天大心理学科的工作汇报。她提到,天津大学的心理学科植根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自己特殊的成长路径,在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下,坚持实务和研究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天大的心理学科以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危机干预为特色方向,有效提升了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本次学科大讨论是一次促进心理学科发展的非常宝贵的机会,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为天津大学心理学科的建设出谋划策。

明东介绍了本次全校范围的学科大讨论的背景。他指出,今年是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也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最后关键十年。到2035年,国家将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天津大学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为奋斗目标,广大师生和校友都要为这一目标凝心聚力、努力奋斗。明东充分肯定了心理学科在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支撑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并提出在心理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和建设路径,要锚定高远目标,在已有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危机干预特色方向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交叉学科研究,与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深度合作,关注新兴赛道,坚持守正创新,同时大力吸纳优秀人才推动我校心理学科的发展。

耿延候指出我校心理学科在服务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心理学科可借力于我校现有其他优势学科的资源,特别是加强心理学科和医学、脑科学的交叉融合,以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吴金克谈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需求,体育部未来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多个层面密切合作,共同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杨振表示,在心理学科的建设路径中,可借鉴我校已有学科和其他高校的成功发展模式,尽早从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来布局心理学科的发展。李伟锋表示我校心理学科在临床心理学方向上特色极其鲜明,在建设高水平学科的过程中,可借助附属医院精神科、心理科和神经科的资源,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实现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双向引进和心理学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刘庆岭指出我校心理学科是基于实践发展而来,因此心理学科未来发展仍要根植于这片沃土,发挥我校心理学科在危机干预方面的特色,持续为高校和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增强社会声誉。刘爽建议我校心理学科在现有临床心理学优势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采用引进和孵化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壮大心理学科的师资力量。






随后,心理学科教师代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代表同与会领导、嘉宾围绕心理学科建设的发展定位、建设目标、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最后,白学军做总结发言并提出指导建议。他指出天津大学加强心理学科建设,既积极响应了国家对促进国民心理健康的战略需求,又与天大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一是天津大学心理学科的建设目标要高远,要有冲击一流学科的信心;二是心理学科的定位要清晰,要充分考虑如何借助于天津大学强劲的工科优势来促进心理学科的发展;三是要结合学科评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主动对标目前心理学排名头部的高校,找差距、抓落实、重成效。最后他强调要加快设立心理学博士点,引进高水平人才,这是当前天津大学心理学学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编辑 焦德芳 曲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