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医学院供稿)4月3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四个面向”战略需求,推动脑机接口领域自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天津大学在卫津路校区医学部教学楼仁是厅召开“脑机接口”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建设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担任主席,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及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脑机接口领域顶级专家,天坛医院、华山医院、环湖医院等顶尖医院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相关领军行业、企业代表应邀出席会议。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宇,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原续波,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及医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相关领导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医学院副院长杨佳佳主持。

夏淑倩在致辞中谈到,脑机接口作为新工科与新医科深度融合的战略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人机交互模式,在医疗、科研、工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天津大学已率先选拔全国首批脑机接口专业方向学生,开展项目式教学,为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此次能通过各位专家的深度研讨和指导,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宝贵思路,助力学校精准绘制未来专业发展蓝图。学校也将继续支持相关工作,全方位推动脑机接口专业蓬勃发展,培养出一批批引领行业进步的卓越人才。
明东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提到,在全国教育大会期间,总书记就未来教育发展方向作出了重要指示,脑机接口作为前沿领域,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同时,通过天津大学团队等的有力推动,医保相关政策于今年两会后落地实施,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将极大推动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随着市场需求释放,脑机接口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必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加快脑机接口专业人才的储备工作已迫在眉睫。此次召开研讨会,希望能够借助各位专家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行业经验为脑机接口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把脉问诊”,明确未来人才培养的重点与方向,推动我国脑机接口领域持续创新。

脑机接口专业建设负责人、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敏鹏从建设背景、培养方案、保障体系、建设成果四个方面向与会专家汇报了脑机接口专业建设方案。重点汇报了项目式教学驱动的脑机接口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课程体系。该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程思维、提升学生的工程整合能力。还介绍了配套的“知识+素质+能力”全过程、多元化评价方法,保障项目式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在质询讨论环节,专家们首先肯定了设立脑机接口专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于目前专业所采用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及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给予了高度认可。随后,与会专家就脑机接口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宝贵建议。

顾晓松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天津大学创新开设脑机接口专业为国家提供专业人才支撑、推动相关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提升我国在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学校要进一步聚焦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量人才培养结构,系统规划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鼓励学生挑战行业关键难题,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研究,着力培育能够引领全球脑机接口领域创新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与科学家。此外,要充分整合天津大学的各类优质资源,与国内脑机领域的龙头及创新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对接用人单位需求。通过全方位、系统性的规划,为我国脑机接口领域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顶尖人才,助力我国在这一战略性新兴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为国家科技实力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秉持“兴学强国”的使命担当,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推进脑机接口专业建设,积极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界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前沿科技研究,加速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我国脑机接口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编辑(刘延俊 李思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