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李文宇)4月5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外广场诗意流淌,处处弥漫着春日独有的蓬勃朝气。一场以“芳华百卅·锦绣北洋”为主题的女教授协会“咏絮书会·海棠季”特别活动在这里温情启幕,为即将到来的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添上了一抹浓郁且独特的文化亮色。活动在春日暖阳轻抚与盛放海棠摇曳生姿的簇拥下拉开帷幕,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柴立元,天津大学女教授群体、优秀校友、优秀女学生代表等50余人满怀热忱参与其中。

柴立元为广大女教师、女学生送上祝福。他表示,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海棠花是学校的重要文化景观,也是天津大学文脉延绵的象征之一。海棠季活动是全体师生校友的重大节日,希望广大女教师、女学生勇担“半边天”的光荣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中不断续写新篇章。


经管学部罗青教授担任活动主持人,她以温婉而有力的话语,引领大家步入这场诗词与思想激情碰撞的精神盛宴;人文艺术学院史静老师则作为领诵人,用深情饱满的诵读,为活动奏响了动人序曲,瞬间将现场氛围沉浸在诗意的海洋。

本次活动以“芳华百卅·锦绣北洋”海棠诗会为核心,师生们围绕海棠主题,或低吟浅诵千古流传的优美诗句,或娓娓道来自己的独到感悟。在诗词的世界里,大家深入探寻育人之道,思索新时代女性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结合高校高知女性的特质,深入阐述海棠品性带来的深刻启示。“四品九格”概念的提出,更是巧妙地将海棠特性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相连。海棠花蕾蕴而不发,恰似治学过程中需要厚积薄发、沉淀力量;盛开时艳而不妖,完美诠释着知识分子应有的高雅风范;落花时翩若惊鸿,生动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这一切,让现场师生对育人理念有了全新且深刻的感悟,仿佛为教育事业点亮了一盏明灯。

天津大学工会副主席宋雪峰朗诵了原创诗歌《沁园春·天大颂》。他以豪迈的笔触、激昂的情感,回顾了天津大学一百三十年的辉煌历史,赞颂了天津大学“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描绘了对学校未来的美好憧憬。
活动紧密围绕“育人”主题,从女学者细腻而独特的视角出发,用“柔肩担重任”“温柔而坚定”等温暖而有力的表述,生动展现出女性独有的特质。在古今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既有古典诗词穿越千年的优雅韵味,又巧妙融入“四个自信”“强国有我”等新时代强音,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重焕生机,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女教授们还深情讲述与海棠有关的校园故事,那些充满温度的回忆,不仅增强了场景的画面感与感染力,更将海棠生长周期与育人过程、知识分子成长紧密关联,极大地丰富了活动的内涵,让每一位聆听者都能感同身受,沉浸其中。
新时代女性的责任担当在活动中得到深入探讨,从自我成长的砥砺前行,到家庭建设的温馨守护,从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到国家使命的勇敢肩负,全方位展开讨论。活动鼓励女性勇敢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在专业领域追求卓越,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在时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辉;涵养文明家风,以家庭为基石,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用智慧与力量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女教授们结合自身丰富的经历,毫无保留地分享如何在科研的荆棘中开拓进取、在教学的讲台上春风化雨、在家庭的港湾中温情守护,以及如何在社会公益中发挥专业优势,展现新时代女性的独特风采。她们的故事如同一座座灯塔,激励着在场的女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天津大学北洋教工舞蹈团也为老师和同学们倾情演绎藏族舞蹈《浪拉山情》。

“咏絮书会·海棠季”特别活动的成功举办,如同一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天津大学的校园里。它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氛围,让文化自信的力量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还进一步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凝聚起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活动结束后,一位女学生代表难掩激动地表示:“这次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也看到女教授们在学术与生活中的榜样力量,她们就像一束光,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追求梦想,不惧任何挑战。”此次活动更是成功凝聚了校友力量,让天大学子的心紧紧相连,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即将到来的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独具特色、饱含深情的文化厚礼,充分展现出天津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师生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
(编辑 焦德芳 应紫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