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召开体育学科发展研讨会

      2025-04-07       

本站讯(通讯员 于月倩)为落实学校“一学科一策”行动计划,系统谋划好体育学科的发展定位和建设思路,推进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4月6日上午,天津大学在北洋园校区召开体育学一级学科发展研讨会。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出席会议,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立迁、智算学部党委书记魏建国、经管学部副主任郑春东、医学院院长助理孟琳、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杨丽、机械学院教授项忠霞、教育学院教授王梅、微电子学院副教授邹强受邀参会。会议还特邀了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李珊、天津市飞鸽集团董事长韩桂友、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主任陶永纯等合作单位和兄弟学校专家参会,体育部党政班子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体育部党总支书记、主任吴金克主持。

会上,吴金克首先介绍了我校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和建设情况,分析了国内体育学科发展现状,剖析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大讨论的要求,从“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体育强国战略需求、服务健康中国发展需要”等三个维度,明确了体育学科发展定位,并围绕会聚学校优势学科和行业企业等方面资源“借力借势”,推进体育学科快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行动举措。

张立迁对学科建设大讨论工作的背景及目标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要加强对体育学科战略布局和发展路径的系统思考,从“一学科一策”的角度把握好体育学科的发展特点,主动“借力借势”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推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

李珊回顾了天津市体育局与天津大学的战略合作协议,指出合作共建体育学科是第一项工作内容,双方应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进体育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体育强国战略需求,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天津市体育局未来将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桥梁,积极支持天津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探索以项目合作的模式加快推进体教融合、体工融合,努力解决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卡脖子”问题。韩桂友介绍了近年来天津飞鸽集团与天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情况,希望以体育学一级学科建设为平台,与天津大学和天津市体育局在技术研发、大数据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为天津市“排球之城、运动之都”建设做出贡献。

刘波、陶永纯和其他兄弟学校专家也对天津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们充分肯定了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定位和体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建议“引育并举”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主动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品牌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培育标志性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学科影响力。

李斌代表学校对莅临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天津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衷心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天津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指出,天津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前景广阔。学科发展要服务于师生体质健康提升,要加强与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要引进一流师资和挖掘优质生源,要加强校企合作,打造一流的课程、教材和品牌活动,持续增强体育学科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在交流讨论环节,智算学部、经管学部、医学院、机械学院、微电子学院和心理中心等单位的与会专家对于体育学科的发展定位和建设思路均给予了高度认可。他们指出,要高度认识发展体育学科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而且,从应用场景看,体育学科非常适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产出创新成果。他们建议,要聚焦师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和体育强国战略需求,加强体教融合、产教融合,突出体育育人课程思政特色,努力产出高质量的学科标志性成果。

体育部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坚持“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贡献提升效能和“借力借势”谋划发展,调动全体教职工进行持续思考和研讨。一方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世界冠军等引进人才带动作用,努力活跃体育文化,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体育强国战略需求,与天津市体育局深化体教融合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培育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让天大体育亮起来,不断增强学校体育影响力。

(编辑 焦德芳 田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