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吴润华)为深入推动学院学科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一学科一策”行动计划,2025年3月28日至4月3日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别组织开展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三大学科建设大讨论。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发展规划处处长杜青、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雷建军、学院党委书记李继平、院长谭超等校院领导与学科带头人,以及来自学界、产业界的数十位权威专家出席会议。讨论会由学院副院长王守相主持。
电气工程:突出特色优势 深化国际合作
学科讨论会特邀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朱晓辉、求实电力公司董事长葛少云、东北电力大学教授姜涛等校外专家。讨论会明确了电气工程学科立足学科优势,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与能源转型为目标,提出强化特色研究方向、拓展国际影响力的发展路径。学科将重点推进校企协同创新与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深化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针对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计划优化二级学科布局,整合资源培育新兴方向,同时依托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全球学术话语权,为构建世界一流学科奠定基础。

控制科学与工程:聚焦学科交叉 培育核心优势
学科讨论会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徐立军、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程龙、山东大学人工智能与系统控制研究所所长刘允刚等校外专家。讨论会明确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要瞄准前沿发展趋势,提出以学科交叉与特色凝练为核心的升级策略。学科将围绕低空经济、智能系统等前沿领域,推动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强化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突破。针对成果转化与人才储备短板,计划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加强跨学科资源整合,培育具有国际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学科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信息与通信工程:面向国家战略 强化创新引领
学科讨论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航天三院8358所副所长朱猛、海信电器首席科学家刘卫东、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丁贵广、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院长王琦等校外专家。讨论会明确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以核心技术攻关与交叉融合为主线的发展战略。学科将依托重点团队优势,深化光电探测、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针对学科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短板,计划加强校企协同创新,深化与医疗、海洋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梯队。集中资源打造标志性科研平台,助力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次大讨论为学院学科建设明确了“服务国家战略、突出特色优势、深化开放协同”的发展主线。学院未来也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引育生态,通过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学科与教育强国战略同频共振。
(编辑 焦德芳 牛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