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习教育】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滨海工业研究院开展联学共建 探讨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路径

      2025-04-27       

原来名称也丢了

本站讯(摄像 林果)为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快推进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卓工院)建设,4月22日下午,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栗大超一行赴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以下简称滨海院校区)开展调研交流与联学共建,重点考察滨海院校区科研配套条件及产教融合育人成效,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讨。滨海院直属党支部党员代表参加活动。

在实地考察环节,栗大超一行秉持务实高效原则,对滨海院校区的教学设施、学生食堂、健身房、图书室等空间进行了细致察看,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以严谨态度全面了解滨海院校区硬件设施与配套环境建设情况。

座谈会上,滨海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张宇系统汇报了滨海院校区建设进展、支撑人才培养和成果产业化成效。2021年以来,在研究生院和相关学院的支持下,滨海院连续三年开展天津大学-滨海新区企业联合定向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项目,创新构建“点-线-面”三维一体的非全招生培养体系,坚持每年走访重点科技企业超过100家,精准调研产业人才需求,建立联培项目重要企业清单,依托滨海新区产教联合体、产教(人才)联盟等发布企业技术和人才需求,快速匹配企业核心技术需求和人才缺口。近三年,累计录取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400名,有力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双向奔赴、互相赋能”。

栗大超在总结中强调,当前,卓工院正在围绕“一体两翼、多点开花”的实体空间进行布局规划,重点论证在滨海院校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实体化建设卓工院“滨海工业工程师技术中心”,参考借鉴兄弟院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经验,全力打造“技术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应用”一体化平台,为工程硕博培养提供真实工程场景支撑。滨海院校区作为“两翼”布局中的关键一环和战略支点,要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和区位优势,深入联动属地政府和属地企业,遴选、走访、拉动相关行业领域头部企业在滨海院校区实体化共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和工程师技术中心,持续完善软硬件配套条件保障,聚力打造具有天大特色的“揭榜挂帅”校企协同育人体系,系统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全链条创新生态。下一步,卓工院将与滨海院紧密配合,依托滨海院校区,以联学共建为纽带,共同助力天津大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地,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编辑 焦德芳 曲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