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百卅天大】最爱花堤行不足

      2025-05-18       

本站讯 (作者 林哲)每当吟咏起“花堤霭霭,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的校歌时,每当漫步于天大铭德道的海棠林时,每当从水晶宫般的“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边经过时,我的思绪都会不知不觉地游弋于西沽北洋园,游弋于桃花堤上绯红如霞的花海,游弋于波光粼粼蜿蜒而过的北运河。

记得那一次草长莺飞四月天,踏青北洋园,漫步桃花堤,浸漫在北国的艳阳天里,春的讯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感,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花香满径,浸润心脾。

我从未见过开得那样盛的桃花。一片辉煌的粉色,汇成一道绮丽的霞,不见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粉或白,美得动人心魄,仿佛粗心的画家不慎弄洒了浅色系的颜料,将美丽的梦幻,遗落在树梢上,渗透进土地里。丛丛簇簇的花朵,从刚刚吐翠的树枝里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挤着一朵,构成粉色的大条幅,在和煦阳光的抚摩下,万花组成芬芳的河流,汇成妍丽的花海,似乎随着迂回的北运河,滔滔东流。

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欢呼着,无不为胜景而动容;大人们则按着手中的快门,急急忙忙地记录下繁盛的花事。我没有踏青拍照的习惯,因此只能带着思维旅行,幻想着自己是一名丹青高手,抑或,自己的眼睛幻化成广角镜头,将这花团锦簇的胜景,原封不动地印在记忆的荧屏里。然而,任凭我怎么绞尽脑汁,亦无法找出合适的言语,抒发我初涉桃花堤时的惊喜与怡悦。友人唤我,我只是定定地伫立,回给她一个恍惚的微笑。

那是我的母校——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的老校址,因此,桃花堤被我赋予了更多独特的情怀。悠悠北洋,在峥嵘岁月中,勇开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之先河,培养出多少英雄豪杰:获得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的外交家王宠惠、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先驱张太雷、鞠躬尽瘁的教育家马寅初……漫步桃花堤时,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群意气风发的书生,意气风发地伫立于花海中,凝望着穿校而过的北运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一群祖国未来的栋梁,展开了激情四射的思想碰撞,一束束美丽的智慧火花,以星火燎原之势,将创新与自由的思想传遍神州。纷飞战火中,莘莘高校学子以无与伦比的才情,让“德先生”和“赛先生”拯救了满是魑魅魍魉的旧中国,那是一个有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标榜的年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如那日之桃花,以不可阻挡之势勃然怒放,十里桃堤映水红。

小时候读过陶潜的《桃花源记》,那片“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或许就是中国古人心中的“乌托邦”吧。于我而言,桃花堤可与桃花源的桃林相媲美,北运河也恰似陶潜笔下的武陵溪,一个世纪前,不知有多少意气风发的北洋英华也曾在那里构想华夏“乌托邦”,并为此“努力追踪”,誓“扬校誉于无穷”!

青春如花,娇艳、美丽却仅有一次,人生如逆旅,而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尽。花开花落年复年,北洋人奋勇向前披荆斩棘的脚步却未曾停歇。

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最爱花堤行不足,流连之际,花朵予我的人生启迪,却是一言难尽。

“百卅北洋 天大情怀”校庆征文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师生校友及关心了解天大的社会各界人士投稿天大故事,辑录天大人共同的历史记忆。

请点击链接,了解征稿活动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0BIlXPKMjzRlT2uXpJSwpg

投稿邮箱:tianda130@163.com

(编辑 焦德芳 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