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文/秦 宇 刘荣美 谢红娟 图/费竣毅 谢红娟 审核/刘卫朋 张德权 辛 振)5月17日,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北工业大学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罗安、赵天寿、陈维江、饶宏、王成山5名院士在内的13名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立浧、段宝岩、何雅玲、高翔等7名院士在内的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电力科学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知名企业的50余位特邀专家参会,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谭振东,天津市科技局实验室工作处处长汤桂兰,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韩旭,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利民,副校长马国伟,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阿勇出席会议。开幕式由马国伟副校长主持,学术委员会会议由罗安院士主持。

图1 参会专家合影
王利民代表河北工业大学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实验室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国家能源战略为指引,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李斌表示,天津大学将全力构建“人-财-物”全方位保障体系,推动实验室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全链条发展模式。李阿勇表示,全重实验室的正式获批标志着公司取得了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历史性突破,公司将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优势特色,充分发挥在全重实验室建设运营中的支撑作用。
图2 王利民校长、李斌副校长、李阿勇副总经理致辞
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谭振东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形成协同创新合力,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强引擎。

图3 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谭振东致辞
随后,会议举行了全重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
图4 全重实验室聘书颁发仪式
会上,王成山院士作《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汇报。报告指出,实验室以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核心战略定位,围绕配用电装备与系统设计理论、能效提升与可靠性增长、柔性互联与智能协同、分布式智能电网等方面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验证”全链条创新体系,重点突破可靠性供电、新能源消纳、装备能效提升等关键技术,打造国际领先的创新平台。实验室将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成果转化,通过人才引育、科研平台建设及管理制度优化,形成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韩旭教授、贾宏杰教授、刘辉教高分别作了题为《配用电装备可靠性设计与提升》、《配用电系统优化规划、运行控制及聚合互动》、《电网柔性互联、智能协同与工程示范》的学术报告。
图5 王成山院士、韩旭教授、贾宏杰教授、刘辉教高作报告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并对实验室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实验室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强化有组织科研,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引领国内配用电领域协同创新;突出"智能装备+AI融合"特色,在配用电装备数字孪生、智能感知等前沿方向形成核心竞争力;发挥三家依托单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互补优势:整合河北工业大学在配用电装备高性能设计、能效提升及可靠性增长方面的技术积累,融合天津大学在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协同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消纳关键技术实证与示范工程方面的产业优势。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配用电技术创新高地;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党建引领+管理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希望实验室在智能配用电领域原始创新、关键技术以及重大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图6 李立浧院士发言

图7 饶宏院士发言

图8 李立浧院士发言实验室发展建设讨论
图9 现场现场与会专家发言
最后,王成山院士感谢各位与会专家的指导,表示实验室将尽快落实专家们的意见建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化责任担当,突破核心技术,培育重大成果,打造智能配用电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编辑 焦德芳 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