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启智 逐梦未来
——科学家进校园(天津大学附属中学专场)活动暨《科学教育学科教学指南》《科学素养学生成长手册》项目启动发布
本站讯(天大附中办公室供稿)5月22日下午,在天津市教委、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天津大学、南开教育局和南开区教育局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科学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与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指南项目”发布启动仪式。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秀国、天津市教委中小学处处长龙祖胜、离退休干部处处长兼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罗秋明,以及南开区教育局,天津大学各学部、学院相关领导出席此次活动。该项目的推出是在天津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中学特色科学教育品牌。优化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同时为教师提供系统化、可操作的教学实践示范。



成长手册与教学指南双轨并行,此次发布的《科学教育学生成长手册》聚焦实践创新,科学探究,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涵盖实验记录、科创项目规划、科学思维训练等模块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同时,配套的《科学教育教学指南》则面向教师群体,立足课堂,聚焦国家课程并结合了天津大学附属中学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跨学科科创等领域的教学经验,提供课程设计模板、课堂活动案例及评价标准,助力教师高效开展科学教育,提升教师科学教育专业素养。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李忠益在致辞中表示:“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方式的塑造。此次科学教育教学指南与成长手册的发布,标志着我校科学教育植根课堂、链接活动,实施‘中学+高校’贯通培养的实践研究新思路、新探索的开启。”
刘秀国、龙祖胜及南开区教育局领导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的作法,并指出:天津大学附属中学的科学教育实践为区域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市教委、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天津大学、南开教育局、南开区教育局关工委将大力支持此项目研究、实践与推广发展。
此次发布会吸引了来自南开区科教联盟信息技术科学联盟校及天津市多所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家长代表、媒体关注。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提供新思路,助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编辑(刘晓艳 李思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