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2024年7月,天津大学派驻大寨村第一书记赵国光到村工作后,始终牢记帮扶工作职责,迅速开展入户调研,建立困难学生动态档案,将教育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落实临时救助系列政策、多方争取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帮扶资金,多维施策,重点保障遭受重大变故家庭、孤儿家庭及突发困难家庭学生的基本教育需求,提供长期生活补助,减轻学生就学负担,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不断织密教育帮扶保障网,筑牢教育保障底线,让困难群众在困境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希望。截至目前,赵国光已通过多种途径累计募集善款超50000元,爱心资助覆盖15人次。

就读于大寨九年制学校八年级的小然(化名)同学,近期遭遇了重大家庭变故,其父于不久前患重大疾病猝然离世,家庭丧失了主要劳动力,突如其来的不幸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赵国光第一时间积极争取专项资助资金2000元,于5月16日送至该学生家长手中。

小宽(化名)同学是大寨村的一名孤儿,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祖孙俩没有收入来源,日常生活难以为继,每月的资助已成为这个家庭的重要补给。近年来,在天津大学的帮扶下,原本学习成绩严重下滑,逐渐丧失信心的他,慢慢走出心理阴影,立志发奋苦读,去年,小宽同学考上了宕昌县重点高中,成绩优异。“没有天大对我们各方面的帮助,我们不敢想会过成什么样子。”小宽奶奶感慨道。

此外,赵国光还联合天津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为各类困难家庭学生定期开展上门辅导,提供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并通过拍摄短视频等方式,营造重视教育的良好风气和氛围,“扶智扶志”双向推进,积极赋能乡村未来,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

“我们要用爱心善款点亮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让大寨的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赵国光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完善“奖、助、补”的多维度资助体系,并推动教育帮扶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为大寨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 焦德芳 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