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天津日报头版:在这里,他们追逐光成为光

      2023-12-09       

本站讯(通讯员 张雯婧)天津大学师生研制的移动连续体充电机器人,可应用于家庭服务等领域。本报记者 姜宝成摄

在天津大学医学院本科生菜卉的记忆中,一年前,“师友导师”刘秀云第一次走进她所在的宿舍,与大家聊起自己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的脑积水诊断相关实验时眼中闪动的光,让她印象深刻,“那道光,是来自一个年轻科研团队的自信,也让我找到了未来的方向—追随他们的脚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菜卉说。

刘秀云团队一直致力于从事麻醉与神经重症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们首次于国内重症监护室引入脑脊液动力学评估技术,用于脑积水患者的精确诊断与干预,将诊断时间从3天缩短为30分钟。今年35岁的刘秀云,是神经重症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主任助理,是天津大学新医科的领军人才。同时,她也是3个本科生宿舍的“师友导师”。

从2022年起,天津大学实施“师友计划”,在专业教师中选聘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师友导师”。相较于传统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师友导师”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的引领。所以即使再忙,刘秀云也会尽量抽出时间去找学生们聊聊天,有时是在深夜,有时是在课堂上,有时是在实验室里,让大家提前了解一下科研状态。她跟学生们聊当下、聊未来,给大家讲述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我期待能够在更多学生的眼中看到那道‘光’,也希望可以引导更多“好苗子’走上科研之路。”刘秀云说。

初冬的傍晚,天津大学医学院“智慧手术室”里,一片繁忙景象。刘秀云和团队成员铆足干劲,争分夺秒开展技术攻关,硕士研究生穆晶晶也参与其中。在刘秀云的鼓励和引导下,她坚定地选择了智能医学工程这个极具挑战的新兴学科。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当前,“以生物医学科学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正在向“以医文、医工、医理交叉学科为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转变—新医科的培养目标就是能够适应以人工智能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变革,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

为了无限靠近这个目标,天津大学医学院探索了在本科阶段医学教育与工程教育并行开展,以及本研贯通长周期培养的医工融合高端复合型卓越人才培养新范式,把多个专业课程优化打通,以项目化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叉培养。穆晶晶选择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正是这样一个医、理、工高度交叉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此外,天津大学医学院牵头教育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101计划”,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

“在这里,我们建立起跨学科、多元化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新医科, 学生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刘秀云说。目前,她正带领团队努力解决国产非侵入神经电生理信号高精度采集与计算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旦实验成功,将突破我国神经采集与计算芯片“卡脖子”技术瓶颈,为先进医疗器械的研发奠定基础。

在秘晶晶认斑收集实验数媒的同一时间: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材料与给药系统实验室内,刚刚毕业的天大博士生李及刚利国队正在进行抗龌血添层利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的深入餅究。同样得益票

工科下的多学科交叉育人新模式,他和学弟学妹组成了一支不同学科背景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团队,用小小血管连接生命坦途,让抗凝血涂层技术及小血管科研成果成功落地。今年5月,由他创立的天心脉联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28个学生创业项目之一入驻天开高教科创园。

“强大的导师阵容,模块化的全新课程、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方式—在天大这片不断改革创新的沃土,我罗做的就是心尤旁骛地在自己选择的入研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与菜开

在李双阳的记忆

深处,也闪动着一束光—他永远忘不了博士入学第一课上,导师董岸杰教授在黑板上写下的那一行格外醒目的大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做“未来科学家”!

天津日报: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5/html5/2023-12/09/content_143078_95525.htm

编辑(焦德芳 宋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