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今晚报:天津城市文化本质与特征专家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研院举行 完整勾勒天津文化特色与形象

      2024-05-13       

日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邀约津门文化界多位人士,在学院举办“天津城市文化本质与特征专家研讨会”。研讨会上,冯骥才以4个鲜明属性和12个珍贵板块,完整勾勒了天津文化的特色与形象。

冯骥才表示,天津的知识分子有责任也有自觉,为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智识和力量,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场在思想和学理上给人以享受的研讨会。在他看来,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种活着的遗产,而天津如世界上所有重要的大城市一样,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其文化丰富、多元、斑斓、独特,不可替代,又错综复杂,但为了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学界需要找出天津文化的本质与特征。

研讨会上,冯骥才鲜明提出天津4个文化特征。“一是城市兼容并包。天津从来就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开埠之前码头上的人‘五方杂处’,开埠后又‘华洋杂处’,移民性强,兼容并包、多元并存是天津的首要特点。这也造就了天津人豁达幽默、厚道和谐的风土人情,市井文化有着浓郁的烟火气。二是面貌争奇斗艳。多元的历史文化使天津的建筑极其多样,既有天津本土的民居建筑、各类历史建筑,也有上世纪前半叶九国租界留下的各种风格的西洋建筑,五大道的小洋楼更是中西杂糅,城市面貌堪称争奇斗艳。这在中国独有。三是文化雅俗共赏。天津一方面有很强的市民文化色彩,民俗厚重浓郁;一方面又有大量文学、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的雅文化;一方面是现代歌舞,一方面是相声园子。雅俗共赏、雅俗共存、互不排斥,是天津城市的文化特色。四是本土特色鲜明。天津在历史上形成了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两个区别明显的城区,但因各租界分治、存续时间长短不一,外来文化并未像上海一般与本土生活充分融合,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因此,在雅俗共赏、中西合璧、多元包容的基础上,天津的本土文化仍是主角,地方特色尤为鲜明。”

冯骥才认为,相比很多变化巨大的城市,天津的一大幸运是城市的主要肌理仍保持原状,仍然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犹然能够支撑上述城市特征以及城市文化的多元和斑斓。他还提出了12个十分重要和珍贵的城市文化板块,分别是三岔河口、古文化街、海河风景线、鼓楼地区、劝业场地区、解放路地区、五大道地区、天大南大、天津文化中心、杨柳青古镇、蓟州区、大沽口炮台。冯骥才表示,这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宝贵资源,更是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优势与竞争力。“天津要有自己城市的标识、身份、代表。可以是一个非凡的景观,一处著名的建筑,也可以是一项闻名中外的非遗。是天津城市的最耀眼的文化形象,是城市的骄傲,自然也是来津的旅行者最应该造访的地方与事象。”冯骥才还建议,不妨采用《今晚报》在上世纪评选“津门十景”的办法,调动更多市民参与评选,以此唤起大家对城市的热爱和荣誉感,“让城市的主人也成为自己城市文化的传承人。有对自己城市的情怀,才能让我们的城市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记者 高丽)

原文链接:https:ApiAction

(编辑 焦德芳 王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