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2024年08月29日 头版
本站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刘晓艳 焦德芳)19岁的天津大学学生王新宁决定在这个暑假去“自找苦吃”。他和同学从天津出发,花了30个小时辗转来到祖国西南的一所乡村小学——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龙水镇龙水小学。他们住在没有空调的小学生宿舍的硬板床上;顶着38摄氏度的高温,带着留守儿童上课,还要外出调研、家访座谈……虽然如此,这趟“自找苦吃”的实践之行,却让这些年轻人乐在其中。
像王新宁一样,这个暑假,天津大学200余支实践队、2800余名师生,奔赴28个省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直面基层实际 内心更有力量
湘江的支流万乡河从龙水小学一侧穿过,不远处就是连绵的大山。该小学距离桂林市150多公里,近四成学生是留守儿童。去年,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动化学院等9个学院的21名师生曾来到这里,他们给实践队起名为“龙水思源”。
今年暑假来广西之前,在城市里长大的王新宁做了不少功课。来自智能与计算学部的他认为,孩子天生都喜欢游戏,于是他信心满满地准备了一套简单的编程游戏,计划讲给当地孩子听。这套课程去年寒假他曾在天津的一个社区给孩子们讲过,非常受欢迎。可这次,他刚一开口,那里的孩子就告诉他,“我家里没有电脑”。
实践队队员钟震屹也给当地的小学生准备了一堂“身边的人工智能”课。“看到机器人翻跟头,看到我们学校开发的大模型把一张静态图片转成视频的时候,那些学生都惊呆了。”钟震屹告诉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人工智能看似很遥远,事实上一直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这些支教经历让大学生对基层实际有了直观的认识。根据当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龙水思源”实践队为孩子们开设了《思政VR课堂》等趣味思政课,还依托科技赋能,联建梦想教室,为当地教育提供长久性支持。
在深入乡村农舍调研,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也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党的政策是如何在基层落地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龙水思源”实践队来到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的王德利家走访交流。从王德利的讲述中,这些年轻人看到了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变化,看到了基层党员如何通过帮助当地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在全州县东山瑶族乡上塘村,实践队队员拜访了村第一书记,听基层党的干部讲如何迎难而上的工作经历。
这些基层所见所感,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大学生的人生选择。2023年,钟震屹曾赴宁夏青铜峡参与社会实践,亲眼看到了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对当地人生活质量的改变,坚定了入党的决心。今年,他再次到乡村与多名基层干部交流,见证了党的乡村振兴政策给当地带来的信心与方向。这名年轻人心中的选择也愈发坚定,他说:“能否保持初心做一名好党员,也是我始终需要追问自己的问题。”
在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时,“龙水思源”实践队队员席翠璞觉得,“课本上的知识点一下子都活了”。走过烈士遗骸安葬处,她仿佛能看到那些战士们年轻而鲜活的脸庞,这也让这名生长在新时代的青年心中有了更强大的力量。
向基层“求真经” 为群众“送实惠”
“同学们,今天这事儿,我们村干部还要两头跑好多次,只有多搞这样的‘来回跑’,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问题!”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刚处理完村民纠纷的理川镇综治中心主任李宏娥向天津大学法学院“基层治理”实践队的同学介绍经验。
这个暑假,“基层治理”实践队不远千里来到宕昌县,实地走访当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信访局、司法局,开展社会调研,感受司法实践和治理状况的“地气”,把地方经验做法和课堂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爷爷奶奶大家快坐好,咱们的医疗科普小讲座马上开始啦!”历时7天,跋涉600公里,天津大学“有医说医”实践队的13名队员深入天津乡村,为数百名老人送去健康科普和医疗服务。在北辰区辛侯庄村,实践队队员讲授“医疗急救科普课”;在滨海新区联盟村的集市上,实践队队员开展了热火朝天的乡村义诊。
在走访一批乡村卫生所时,实践队队员也发现了基层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津南区月桥村,队员们了解到基层存在医疗人才短缺、技术不足等问题。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管理,队员们提出,可以发挥天津大学医工融合的特色优势,建立线上管理平台助力乡村医疗。滨海新区太平镇大道口村党总支书记刘慕革说,同学们冒着酷暑来村里为老人科普健康知识、开展义诊,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就医不便的乡亲。
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贡献青春智慧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1周年、中马建交50周年。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10余名天津大学学生组成“东盟引航,丝路听海”实践队,奔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印度尼西亚开展调研实践。
在印尼泗水理工学院,实践队队员围绕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结合在天津大学的所学,共同探讨合理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海底矿质资源的新技术、新挑战。“这段实践之旅,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印度尼西亚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生态之美,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不同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紧密关系。”实践队队员鲁昱翔期待,未来能继续投身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为各国文化交融与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天津大学无忧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福建漳平,结合当地高山茶产业,与台湾地区青年谋合作、促发展,共同推出了“无忧×台湾高山茶”联名产品,打响“大陆阿里山”城市品牌,以茶为媒为校地联合、两岸交流搭起桥梁。
他们还发起了“两岸青年话发展,校地联合助振兴”人才交流论坛与实践交流营。两岸青年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青年怎样为乡村振兴和两岸交流作贡献”。无忧团队创始人、天津大学2021级博士生吕永阳希望带动更多青年学生把个人发展同时代需求相结合,一起投身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据悉,天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已形成新思想实践行、红色薪火行、创新中国行等七大品牌。天津大学团委书记李一昂说,知行合一、心怀家国,越来越多的天大青年正通过社会实践平台走进基层、来到田间地头,一同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让青春在实践中百炼成钢。
中国青年报头版:青春在社会“大课堂”百炼成钢 (cyol.com)
编辑 张华 常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