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讯: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今天(3月4日)开幕。很多政协委员的提案都和民生相关,百姓冷暖、民生福祉也是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在去年的两会上,总书记在民生方面也作出了重要指示。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代表委员们带来了怎样的答卷?
春天盛会如约而至,“委员通道”再度开启。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在聚光灯下,畅谈过去一年他们亲身感受到的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
为了让孩子们享有更优质、均衡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在持续加码,2024年,国家教育支出增加4%,主要用于改善薄弱地区的办学条件,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有序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 杨贤金:过去一年,包括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县域高中的办学能力,这一系列教育民生实事相继发布和落实。我们看到大、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效更加显著,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一桩桩、一件件“百姓事”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成为改革突破口、发展着力点。
过去这一年,还有这些数字温暖着我们:
202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95.9%、92.0%,均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024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分别达3248个、3516个、4174个。
2024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3亿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代表委员们带来了议案提案,也带来了过去这一年里一个个发展的故事,带来一个个朴实的愿望,也带来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上要高质量发展,也要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才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相信今年的两会上,我们会听到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意见建议。
央视新闻网:焦点访谈丨过去一年 代表委员见证了这些“百姓事”
编辑(刘晓艳 李思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