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日讯(记者孙晓彤 通讯员焦德芳)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作为缅甸的邻国,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工作,争分夺秒为受灾民众带来生的希望。
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邀请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派遣专家,组建志愿者救援队星夜驰援缅甸,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天津大学医学部应急医学救援队卫生应急学院教授吕琪、天津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张涛作为先遣骨干,第一时间随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医疗队前往缅甸。
长期深耕医学救援领域的吕琪,多次在国内外影响力较高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其在灾难事故现场创伤早期救治关键技术装备方面的研究成果。拥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的张涛携带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多项“救援黑科技”奔赴缅甸,开展救援工作,包括多生理参数监测系统、智能急救背囊、血钾/肌酐POCT检测仪等地震灾害现场便携式、智能化诊治装备。
在前往缅甸前,天津大学医学院领导班子为队员们送行,叮嘱其发挥专业优势,发扬“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缅甸灾区民众提供专业医疗援助。
“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员,我们必将以专业素养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中国教师的寰宇胸怀。”吕琪说。天津大学医学院还成立后方技术支持小组,24小时为前线提供远程指导。
目前,救援队已抵达缅甸曼德勒,正在开展灾情评估和医疗救援等工作。这支曾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巴基斯坦地震、印尼海啸等30余起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行动的“铁军”,将再次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灾区民众筑起生命防线。
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txt/2025-04/02/content_117802357.shtml
(编辑 焦德芳 牛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