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津云:150天精修 百年饮冰室“活”起来 沉浸式体验再现家国情怀 2025-04-04 11:11 津云

      2025-04-06       

2025年4月3日晚,天津梁启超纪念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灯光音乐分享会。此次活动以“执着的告白”为主题,通过融合历史叙事与现代科技,不仅回溯了梁启超先生的家国情怀,还全面展示了文物修缮的成果,赋予了百年饮冰室新的时代内涵。

活动伊始,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飞燕云归”团队带来了人间四月天——主题沉浸式华服戏剧展演。展演与《饮冰百年》灯光故事秀相互配合,借助光影的独特魅力,生动地重现了梁启超先生“百年饮冰,难凉热血”的爱国精神核心。

经过150天的精心修缮和展陈恢复,饮冰室书斋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现场播放的修缮专题纪录片,为观众揭秘了背后的故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丁垚、张威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角度,深入解读了修缮理念,强调在建筑保护过程中,融入梁启超先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活动还邀请到梁启超孙女梁忆冰、梁红出席。她们通过讲述祖父和父辈们的言传身教,以及对饮冰室的难忘回忆,让在场观众真切感受到梁氏家族爱国如家的优良家风。

此外,天津梁启超纪念馆与钟书阁天津店、工商银行天津河北支行等多家企业联动,以“饮冰六集”为指引,深度挖掘饮冰室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积极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馆长徐燕卿表示:“我们将以此次饮冰室文物建筑修缮为契机,彰显饮冰室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传承和弘扬梁启超先生的爱国精神和赤子家风。”

修缮细节:解锁新空间,消除大隐患

在采访中,徐燕卿馆长详细介绍了饮冰室的修缮细节。在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室内有拱券痕迹和封堵迹象。对照梁思达先生手绘的饮冰室布局图,确定了门的位置,并打开了拱券门。“原本二楼只能在共享空间转一圈参观,现在通过这个门,可以进入更里面的区域,不仅增加了参观空间,还优化了参观动线。”徐燕卿说,团队在新开辟的空间内,摆放了梁氏后代捐赠的饮冰室旧藏复制品,让观众得以领略梁启超先生收藏的书画、碑帖及题跋。

除了空间拓展,此次修缮还解决了饮冰室的安全隐患问题。饮冰室屋面此前多次漏雨,顶部凹凸不平。在修缮时,工作人员发现屋顶使用的是带有法国仪品公司标识的陶瓷方砖,属于文物范畴。同时,大量木龙骨出现腐朽、折断和倾斜的情况,大大超过预期。“当时情况可以说是惊险,屋顶局部甚至可能垮塌。”徐燕卿回忆道。

为遵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最小干预和可逆性原则,修缮团队更换了破损的木龙骨,并部分使用槽钢进行加固。经结构工程师验算,加固后的屋顶结构强度大幅提升,满足上人屋面要求。徐燕卿透露,后续计划在屋顶举办小型活动,如饮冰室屋顶花园体验和音乐会等可能性。

未来规划:打造系列文化活动

谈及未来规划,徐燕卿馆长表示,纪念馆将围绕饮冰室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其中,“饮冰室夜谭读书会”是重点项目之一。“梁先生著作颇丰,梁氏后代也在各领域成果斐然,著录了许多书籍。我们会邀请专家、梁氏后代解读相关书籍,分享读书感悟,通过这种方式传承梁启超先生的爱国精神和家风。”

区域联动:推动文商旅融合与红色文化传承

河北区文旅局局长王浩表示:“‘饮冰室’是河北区乃至天津市的重要文化资源。过去一年,我们依托区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坚持‘事业+产业’双业并举,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据王浩介绍,2024年,河北区在第四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和云贵会馆旧址。目前,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已完成修缮并开馆运营,云贵会馆旧址也完成整修,并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目前,河北区推出“六觉(决)联珠”红色资源体验线路,串联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觉悟社纪念馆、梁启超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文化地标,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摄影 刘乃文)

津云:150天精修 百年饮冰室“活”起来 沉浸式体验再现家国情怀 (tjyun.com)

(编辑 焦德芳 罗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