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天津日报:柬埔寨女孩在津求学8年追梦乡村振兴 “我要把中国经验带回家乡”

      2025-04-18       

2023年2月,王淑心在湖南省凤凰古镇。 照片由天津大学提供

天津日报讯(记者 雷风雨)从湄公河畔走来,她把青春挥洒在渤海之滨。

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楼里,王淑心正坐在绘图桌前,笔下勾勒的,是一份中国乡村的设计图。这位来自柬埔寨的26岁女孩,已在中国度过了8年的求学生涯。从懵懂的大一新生,到独当一面的研究生项目负责人,她把自己的设计梦想与中国的乡村振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建筑,不只是盖房子,更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她的话语不疾不徐,却透着坚定。

8年前,王淑心来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求学,研究生期间师从建筑学院副教授贡小雷。在贡老师的印象中,这个东南亚小姑娘安静又执着,尤其热爱建筑设计专业,“她很早就展现出对绿色建筑领域设计的浓厚兴趣,毕业设计选题也是关于中国乡村的绿色建筑发展,这在留学生中非常少见。”

本科阶段,王淑心以中国乡村的绿色发展为切入点,完成了聚焦低碳环保技术的毕业设计。“中国的乡村振兴让我大开眼界。”她回忆说,“在柬埔寨,不少乡村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而中国的乡村建设已迈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新阶段。”

读研后,王淑心积极参与多个乡村振兴项目设计。2023年,她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乡村设计竞赛,项目地点是福建晋江市前洪村。“当时我们团队里有3位中国同学,每天走访村民、拍照记录、调研数据。”王淑心笑着对记者说,“我主要负责建筑的室内外设计,既要融入绿色建筑理念,也要尽量保留村落的原始风貌和文化特色。”最终,他们的设计方案获得了竞赛第二名。

这不是王淑心参与的唯一实践项目。在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农业园乡村振兴项目中,她也主动担任协调人,积极开展调研采样、空间测量。“我喜欢走到现场去感受真实的空间氛围。”她说,“建筑师不能只活在图纸里。”

除了对建筑的热爱,王淑心也被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尤其是多民族风俗和精致的瓷器艺术,常常让她“看一眼就停不下来”。贡小雷告诉记者,正是这种对不同文化的兴趣,让王淑心在建筑设计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仅懂结构,也懂背后的文化语言。

如今临近毕业,王淑心的计划也逐渐清晰:“我希望能够进入一家中国设计院工作,将中国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带回柬埔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家乡的乡村建设中。”她坦言,自己的梦想不只是职业上的成功,更是一份对家乡的责任,“中国的乡村振兴让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四月的天津大学校园里,王淑心背着图纸,骑着共享单车穿过教学楼之间的林荫小道。

从中国天津出发,她将用自己的笔和纸,把绿色的理想画到更遥远的柬埔寨乡村去。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

(编辑 刘延俊 曲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