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科研 > 正文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应用海洋学专业委员会 举办学术论坛暨“十五五”发展规划研讨会

      2024-08-27       

本站讯(海洋学院供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应用海洋学专业委员会是经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批准,由天津大学牵头组织成立的学术团体。应用海洋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推动产、学、研、用对接,整合相关资源,活跃学术研究氛围,促进海洋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不断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8月24日,专委会在津召开学术论坛暨学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讨会。会议邀请部分在津理事、专家以及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生态环境部海河北海局、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洋中心、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城市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德赛国际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应用海洋学的发展前景与规划。

image.png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留念

会议由专委会秘书长张学峰教授主持。海洋学院党委单小麟书记,专委会理事长张安民教授分别代表学院和专委会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海洋学院以及应用海洋学的发展成果和对未来的期望。对多年来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image.png

张学峰秘书长主持会议

image.png

单小麟书记致辞

image.png

张安民理事长致辞

国家海洋局原副局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飞先生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达了祝贺。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讲话精神,加强应用海洋学的研究与实践,推进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加快应用海洋学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

image.png

王飞理事长讲话

专委会副秘书长陈韶阳副教授代表专委会详细汇报了五年工作成果和“十五五”规划设想。过去五年,专委会在组织建设、会员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吸引了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加入,通过组织多次高端论坛和研讨会,为会员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未来,专委会将重点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与引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科普教育与公众参与等方向的建设,将应用海洋学推进到新的发展高度。

image.png

陈韶阳副秘书长作工作汇报

研讨会特别邀请到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讲席教授林明森教授作题为“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融合产品及其应用评价”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HY-2)系列卫星的自主融合处理技术及其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安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他展望了未来海洋非成像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关注的科学问题。

image.png

林明森教授作主旨报告

在随后的学术论坛上,各领域专家就多个前沿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汇报与研讨。南开大学马学广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国海外战略支点的空间选择逻辑和模型建构,为我国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余静教授介绍了风暴潮复合灾害风险评估及韧性治理路径,为滨海城市应对风暴潮灾害提供了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治理措施。天津大学张殿君副教授介绍了海洋环境要素预测与中尺度信息提取的研究进展,展示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海洋环境预测中的应用前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张建辉正高工从我国主张管辖海域相关表述存在问题的角度,对我国海洋基本国情的规范化表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天津城市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连燚高工探讨了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分区的滨海湿地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为滨海湿地的保护与生态网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天津德赛国际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王平总经理则对“海洋多产融合开发实践与新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展示了海洋多产融合开发的广阔前景和重要意义。

image.png

学术论坛

在专家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就每个汇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进行了总结。专家们认为,各汇报内容丰富、研究深入,对应用海洋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专家们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和创新的重要性,希望未来能在应用海洋学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果。

image.png

专家们就汇报主题进行热烈讨论

通过此次会议,明确了应用海洋学专业委员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推动应用海洋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王飞理事长所说,中国海洋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用海洋学的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持续奋斗。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将有力促进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密切合作,共同为提升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与进步献计献策。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应用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 赵晖 安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