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教学 > 正文

师德师风建设 | CARE实验室的“师友”文化

      2022-10-11       

本站讯(通讯员 李兵兵)正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人才辈出的科研团队不能没有优秀的文化传承。“师友”文化正是天津大学“金牌活力实验室”——CARE实验室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2022年是CARE(Computer Aide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实验室创建者陈旭老师执教的第40个年头,9月8号组会之际,在校的五十余位师生悄悄的为陈老师准备了一场简单的庆祝仪式。正常组会结束后,同学们播放了海内外众多毕业的CARE学子录制的祝福视频,深情回忆了在陈旭老师指导下求学的美好时光。在校学子送上了每人参与手工制作的花束,一支支花更是一份份浓浓的祝福。

能让陈旭老师流泪的绝非困难和痛苦而是幸福!面对学生们真挚的爱,陈旭老师情绪激动,数次哽咽。平复情绪后他首先回忆了自己的导师,我国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孙训方先生和高庆先生,两位先生科研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都深深影响了自己的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的方式方法。从教四十年,自己一以贯之的理念便是以学生为本,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着想。陈旭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提倡并践行“师友”文化,将其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也相继获得了诸如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标兵、天津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荣誉。

他又深情回顾到自己从刚来天大工作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八十余人的大团队,正是师生共同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如今的CARE大家庭。实验室成立近三十年,师生关系一直和谐融洽。老师切切实实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成才考虑,不管是求学期间的开展课题研究,或是毕业时的就业选择,乃至工作很多年后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困惑,都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帮助。正是这种亦师亦友的文化熏陶,让不管远赴海外还是扎根国内各行各业的一届届毕业学子都持续关注和关心实验室的发展。陈旭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在CARE大家庭里努力科研,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还要能够快乐生活,享受美丽天大的校园生活。

陈旭老师的2002级博士生陈刚,现为化工学院英才教授,作为学生代表怀着感恩之心说到,正是陈老师近二十年的指导和帮助才有了自己今天的工作成绩。作为学科负责人,陈旭老师勤勤恳恳工作,使得天津大学化工工程机械专业于1998年便拿下博士点,2019年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作为研究团队负责人,陈旭老师爱育英才,指导的学生已成长为祖国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仅高教领域就有多名学生先后获评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2022年团队四名青年教师更是同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陈旭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

陈刚老师代表已毕业的CARE学子向陈旭老师送上了最真挚的教师节祝福

陈刚老师说到,“师友”文化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位CARE大家庭成员的血液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众多毕业的CARE学子也将这种文化带到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处事风格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肯定。他表示,作为在“师友”文化环境下学习成长起来的教师,团队所有青年教师将在今后的教学科研过程中坚持、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不仅做学生求学、科研上的引路人,还要做学生生活上的好朋友,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那么曾在、正在和将在CARE实验室求学的每一位学子都是幸运的。一日为师,终生为友。亲爱的同学们,不管今后你们奔赴何方,请记得在天大有一直关心你成长和发展的“师友”。相信每一位学子也将会把”师友”文化,在祖国发展建设的各行各业继续传承和发扬。

微信图片_20221011155550.jpg

(编辑 赵晖 张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