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教学 > 正文

育人才,创未来——天津大学与华为公司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体系

      2023-11-15       

本站讯(通讯员 王红玉)为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共同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11月12日,天津大学与华为公司联合举办了“华为开发者名校行——天津大学专场”活动。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带领华为云、鸿蒙相关负责人、专家,走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为来自天津大学26个学院或单位、各个专业的300余名学生,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鸿蒙相关领域的教育实践。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新宾,教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团委、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与计算学部、未来技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活动由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王世斌主持。

图片1.png

华为开发者名校行——天津大学专场活动会场合影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新宾为活动致辞。他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擘画引领下,天津大学与华为公司以“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为抓手,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合作密切,成果卓越。华为开发者名校行系列活动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根基,在增强创新人才储备方面发挥重要战略意义。在“天津大学领航计划”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层面的指导下,双方将通过联办赛事、共建训练营、项目式实践等系列活动,构建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通,共建人才培养新生态。

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在题为“创新奋进、探路前方,星光下的赶路人”的致辞中,汇报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3.0的相关进展。同时,他表示,天津大学与华为合作由来已久,基于盘古大模型在矿山、政务、汽车、气象、医学、数字人、研发等领域的创新,以及华为云AI云算力中心的能力,华为云将持续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丰富的昇腾AI云服务和澎湃的算力支持。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为天大学子建立完善教学环境及人才培养条件。

图片3.png

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

随后,马新宾校长与尤鹏总裁共同为孔信轲、曾凯两位同学颁发“华为开发者校园大使”证书。“华为开发者校园大使”在校企双方的层层筛选与评审中脱颖而出,将作为华为开发者联盟与校园的纽带,在华为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策划开展各类活动,助推学子成长成才。

图片4.png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新宾,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共同为华为开发者校园大使颁奖

活动中,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龙标、华为云EI开发者生态总监史鸿博分别带来了《基于ModelArts的“海河.谛听”言语交互意图理解大模型》、《大模型时代下的高校AI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为产业最新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融合提出了新思路。

图片5.png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龙标

图片6.png

华为云EI开发者生态总监史鸿博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选岗等问题,华为云计算人力资源专家刘宁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一起做向上追梦人》为主题,深入解读了当前就业及企业选拔人才的方向趋势,并表示,期待更多学子未来加入华为,与华为实现双向成就。

图片7.png

华为云计算人力资源专家刘宁

华为OpenHarmony高校生态运营总监谭景盟在会上分享了万物互联时代,OpenHarmony如何上天入地,不仅介绍了OpenHarmony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关键技术以及OpenHarmony在千行百业应用的最新进展,同时还剖析了刚刚发布的4.0版本特性、当前产业环境及就业前景。

图片8.png

华为OpenHarmony高校运营专家谭景盟

华为云人工智能算法专家夏飞则以《大模型时代下,高校开发者如何抓住机遇、学好AI》为主题,基于案例全面解析了华为云全栈AI能力,并现场演示华为云在疲劳驾驶检测商业案例实践。

图片9.png

华为云人工智能算法专家夏飞

华为各领域专家现场搭建开发环境,开启OpenHarmony和人工智能实训演练。百余名学生深入参与其中,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过程中,互动式体验教学激发了的技术热忱,帮助学生对OpenHarmony和人工智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图片10.png

实训演练

活动中,天津大学、华为公司同步举办了人工智能闭门研讨会。天津大学教务处、智能与计算学部相关领导与教师和华为云相关专家共同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做了深度沟通。会上,双方分别对天津大学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概况及华为云人工智能产教融合情况作了报告,就昇腾算力、华为云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等方面积极交流,确定了以华为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方向。

图片11.png

人工智能闭门研讨会

本次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未来,天津大学与华为公司还将在更多领域展开交流合作,以教育教学与产业协同为锚点,切实推进校企合作,为中国高精尖人才培养建立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编辑 刘晓艳 王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