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管理 > 正文

人文艺术学院召开事业发展研讨会

      2023-09-17       

本站讯(通讯员李厉 摄影谢舒)统一思想凝共识,谋篇布局促发展。9月7日-8日,人文艺术学院召开学习贯彻党二十大精神暨学院事业发展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天津大学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谋划学院事业发展。

人文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吕静,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刘俊卿,人文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用源分别作报告,副院长孟兆熙主持会议。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640.jpg

吕静讲授专题党课

IMG_4738.JPG

孟兆熙主持会议

7日上午,吕静以“小我融入大我 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为题讲授专题党课。吕静在党课中强调,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严峻复杂新形势,需要加快文化强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力量,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力量。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丰富内涵,领会“第二个结合”重大意义,推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辉煌。

吕静强调,人文艺术学院要深入贯彻党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化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坚持以美育人,用求真求美向上向善涤荡心灵;坚定文化自信,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优秀作品;坚守责任使命,培养有天大特色人文艺术人才,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吕静还详细解读了学院未来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奋斗目标,分析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学科特色、构建良好师资生态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体举措。

微信图片_20230912092449.jpg

刘俊卿作报告

7日下午,刘俊卿受邀作人文社科发展重点方向及研究体系辅导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学校人文社科发展概况,展现了学校在学科布局、重大项目、优秀成果和智库建设等方面成绩。随后,结合“十四五”期间相关规划,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重点方向,并详细介绍学校人文社科项目体系、成果奖励体系和咨政报告撰写要点,鼓励广大教师围绕党和国家关注重点问题开展前瞻性和针对性研究,发挥咨政作用,服务国家地方治理。

微信图片_20230912092450.jpg

王用源传达会议精神

王用源传达了学校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号召全院教师深刻领会会议精神,集思广益,谋划发展。一是对照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升课程思政效果,落实“师友导师”“美育导师”计划,发挥全员育人作用。二是立足培养新时代卓越人才,大力提升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建设质量,探索推动“金师、金课、金教材”建设。三是加强中文基础学科建设,推进交叉融合,寻求新增长点。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适应文科发展教师评价体系。

各系所进行汇报

8日上午,各系所分别总结了近年取成绩并对未来发展规划进行汇报。中文系主任岳静表示,将深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引进和培养优秀师资,打造学科特色,深度参与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大学文化与校史所教师张世轶表示,将进一步夯实校史研究基础工作,加强成果展示和传播,凝塑天大文化,弘扬天大品格。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教师孙锐表示,王研所将坚持发展美育教育,大力建设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创作优秀作品,营造天大浓厚艺术氛围。工笔重彩研究所教师王坤表示,工笔所将着力构建“艺术+文化遗产”美育课程体系和品牌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

各小组深入研讨交流

期间,来自不同系所中心老师们被分散安排在三个小组,深入研讨交流。老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第一组组长张黎明、第二组组长史静、第三组组长王坤分别总结了各组教师研讨情况。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了各系所中心任务,让老师们增强了信心,提振了士气。老师们建议,进一步加强中文学科建设,力争新突破,筑牢发展根基;聚焦学生需求,整合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研究力量,充分合作,建好通识课程;建立适应文科发展教师评价体系,围绕通识教育和学科建设需求大力引育人才;对标重点方向,有组织开展人文社科项目研究。老师们还就创意写作工作坊、古籍整理、学科交叉、非学历教育等工作提出了建议。

微信图片_20230912105032.jpg

教师节庆祝暨新入职教师欢迎仪式

研讨会举办正值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院开展了教师节庆祝暨新入职教师欢迎仪式,活动由学院工会副主席刘珺主持。岳静代表中文系欢迎新入职教师加入,勉励她们保持信心、虚心和爱心,完成好本职工作。新入职教师杨君宁、巩晓琳依次发言,表示将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学院大家庭,担负起教书育人使命。

微信图片_20230909165832.png

吕静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明确了一个发展目标、三项重点任务、二十条工作举措,实现了统一思想、凝聚智慧、提振信心、明确方向和路径。老师们热情参与,积极建言献策,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和动力。“上下同欲者胜”,希望全院教师在学院从“保运转”向“谋发展”过渡新起点上,齐心协力,再接再厉,推动学院取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编辑(赵晖 宋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