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李丹供稿)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组织申报工作,3月31日下午,人文社科处在北洋园校区1895行政楼A102会议室召开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动员会暨经验交流会。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刚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学院的主管领导、科研秘书和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刘俊卿主持。

在动员讲话中,郑刚首先对过去一年我校在社科领域的丰硕成果进行肯定,并提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衡量学校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各学院、教师需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申报。他对项目申报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强化有组织科研,各学院要根据本学院实际开展特色举措,社科处也要广泛调研,传播优秀经验做法;二是要聚焦国家与社会需求,项目组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从选题开始开展打磨,并对课题进行反复论证,促进项目接续申报和提升;三是社科处和学院要做到上下协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行动转化为结果,进一步提高项目申报的数量和质量。

受人文社科处邀请,智能与计算学部孙越恒教授、管理与经济学部陆明远副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菁忆副教授分别作经验分享报告。
孙越恒教授以选题、破题、论题三大模块系统分享了申请国社科基金撰写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理工科的逻辑思维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社会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撰写要点,强调了建立思路框架的重要性。
陆明远副教授提出要以大势提升申报工作质量,并结合自身经验教训总结了二十条项目申报中常见的问题,特别强调了跨学科、交叉学科题目避免“生拉硬拽”等重点问题。
徐菁忆副教授则从个人申报经验出发,强调与专家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要加强日常积累,重点学习国家战略与大政方针,并对本学科近两年国家社科项目的立项选题进行梳理与分析。

人文社科处李丹介绍了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立项情况和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实施方案,并对2025年度项目的新变化和申报时间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国家标准,是衡量高校社科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后续的项目申报过程中,社科处也将多措并举,推进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助力申报质量的全面提升。
(编辑 刘晓艳 田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