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天大讲述“从酵母到人的基因组编写计划”

      2017-06-12       

  

杰夫·波依克教授做客“北洋大讲堂”

  本站讯(记者 靳莹 通讯员 吴毅)今年3月,中国科学家4篇研究长文登上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的封面,把Sc2.0计划推进了一大步。Sc2.0计划又叫酿酒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是合成基因组学研究的标志性国际合作项目。6月10日下午,受天津大学教授元英进邀请,Sc2.0计划的发起者、负责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纽约大学格朗尼医学中心系统遗传学研究所主任杰夫·波依克教授做客“北洋大讲堂”,“解密”从酵母到人的基因组编写计划。10日上午,天津市市长王东峰会见了杰夫·波依克教授一行。

杰夫·波依克“解密”从酵母到人的基因组编写计划

提问环节

  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长文,介绍了完成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的关键技术及突破,被称为有望开启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杰夫·波依克讲座的主题正是“Writing genomes from yeast to human”(编写从酵母到人的基因组)。

  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是由杰夫·波依克发起的,旨在合成世界上首个真核生物基因组。在元英进教授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成为了由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多国研究机构分工合作的国际协作项目。在讲座中,杰夫·波依克教授介绍了各国承担的任务和进度,强调中国科技工作者,如天津大学吴毅博士开发人工基因组失活靶点快速识别及谢泽雄博士全基因组定点修复等技术,大大加速了整个酵母基因组合成国际计划的进展。

  杰夫·波依克教授不仅正在领导国际团队继续合成世界上首个真核生物基因组-酿酒酵母基因组(Sc2.0),同时领导推进一个旨在理解生命蓝图的国际合作项目——基因组编写计划(GP-write)。他对基因组编写计划进行了介绍。基因组编写计划是利用DNA合成、基因编辑以及其他技术去理解、操控和检测生命系统,其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对生命的认知,而且要开发可广泛应用的生物技术。该计划的研究对象从酵母扩展为多种模式生物,包括人类基因组的合成。他强调,涉及到人类基因组合成只会在细胞水平合成,而且成立了专门的伦理委员会。

  杰夫·波依克教授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权威,因为他在合成生物学的杰出贡献,被国际另一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列为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五位科学家之一。“我所在的实验室与中国科学家,如元英进教授实验室的合作硕果累累,双方在对等的合作中均有所提升,希望今后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在合成基因组学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他表示。

杰夫·波依克希望与中国科学家继续保持密切合作

  6月10日上午,天津市市长王东峰在迎宾馆会见杰夫·波依克一行。王东峰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今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美,谱写了中美关系发展新篇章。天津教育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希望双方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遗传学、基因组学等领域探索和研究,推动科研不断取得新进展,创造更多世界一流成果,立足当前,谋划未来,造福社会。杰夫·波依克表示要加强合成基因组学的研究和交流,推动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副市长曹小红,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和市政府秘书长于秋军参加会见。

  期间,合成基因组项目进展研讨会举行,学校与杰夫.波依克就推动开展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度探讨。科技部和基金委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他们对杰夫.波依克与中国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介绍了科技部、基金委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资助的基本情况,表示未来将大力支持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更多突破性成果的产出。

  (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