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王晓飞)6月24日,九三学社天津大学基层委员会组织社员代表参加在天津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伦理高峰论坛”。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工出席该论坛并致辞;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作主旨报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作特邀报告。
为深入研讨人工智能伦理及治理问题,论坛结束后在天津大学统战部的倡议和指导下,九三学社天津大学基层委员会和民盟天津大学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讨会。天津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孟昭鹏,天津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康丽琼,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陶文源、周晓波、张小旺,机械学院李建民、左思洋,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晓伟,药学院陈瑞冰,地科院王铁军,生命学院王涛,法学院田源,党委宣传部赵晖,九三学社天津大学基层委员会王晓飞、陈龙、史超阳等社员代表参会。陶文源主持会议。

会议集中学习了2021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并深入探讨了世界智能大会有关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所提出的新论点,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伦理与规范、智能安全的治理与政策等,展开激烈探讨。
陶文源提出,随着社会进步,带来的社会伦理思考的变化是社会进化的正常现象,应较客观理性的对应,我们不能拿过去的人类社会伦理标准来制约未来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反而会改进我们的社会伦理治理。王晓飞针对技术的发展涉及到的伦理的边界问题提出,在伦理治理中要考虑加入对特殊人群的诉求,采取个人因素评估、伦理组织评定、监督部门审查等混合流程,来推动伦理治理发展。田源从法学的角度来解析人工智能伦理规则的设定步骤,最终要制定人工智能方面的专项立法,伦理规则体系与法治体系相结合,形成大的治理体系。针对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问题、安全性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要把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伦理作为一门通识课,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伦理对不同群体的科普工作。
最后,统战部副部长康丽琼说,高校科研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人工智能伦理并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科研实验不能触碰伦理问题红线,但伦理治理也不能过度约束科研创新与试错。人工智能、机器人、医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各主党派的优势,积极针对人工智能伦理相关工作,建言献策,促进行业发展。(编辑赵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