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柳洲)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和“大兴调研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1日,天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揭牌仪式在天津东疆海关隆重举行,天津海关“党建聚力 智慧赋能”实训教学点和“意识形态扫黄打非”党性教育实训教学点正式成为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本次活动由我校和天津海关联合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新宾和天津海关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潘楚雄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鹤、天津海关教育处处长殷宝明,以及我校部分师生和天津海关相关人员参加。

马新宾副校长和潘楚雄主任共同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授牌揭牌,并见证我校与天津海关签订《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天津海关教育处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备忘录》,为双方思政课教师代表颁发聘书。

潘楚雄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天津海关建设了“党建聚力智慧赋能”和“意识形态扫黄打非”两个实训教学点,将其打造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党建业务双促双融的有效载体。天津海关将以与天津大学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依托两个实训教学点为天津大学师生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围绕教、学、练、用一体化,把智慧海关建设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在实践项目设计、组织管理、集体备课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在软硬件设施设备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在教学功能和实践内涵等方面不断提升拓展,合力将教学基地打造成为“大思政课”教学场景和育人载体。


马新宾副校长在讲话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就思政课建设做出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以生为本,以本为本,积极开展‘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马新宾副校长指出,依托东疆海关和邮局海关的“党建聚力 智慧赋能”和“意识形态扫黄打非”党性教育两个实训教学点,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大思政课”善用之,为学生切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师生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天津海关的丰富育人资源,尤其是天大马院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活化教学内容,有效提升我校思政课的铸魂育人效果。最后,马新宾副校长代表天津大学感谢天津海关对我校思政课建设的大力支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授牌揭牌表示热烈祝贺。
授牌揭牌仪式后,双方到东疆海关“党建聚力 智慧赋能”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联合教学,并在太平洋码头开展实践教学。在联合实践教学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丹彤和东疆海关行政执法员薛如雪以“永葆初心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为主题,梳理近代以来百年海关发展史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史,帮助学生认清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所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在海关视频监控室和太平洋码头开展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东疆海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和“智慧管控”成果展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太平洋码头的情境再现,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身临其境式的“大思政课”教学魅力,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和“发展与安全”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天津大学与天津海关共同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双方一百多年“兴学强国”历史血脉的自然延续和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赋能,是天津市高校与海关系统“结对子”开展思政教学的首次尝试。天津大学将与天津海关通力协作,探索“校关结对”思政课新模式,着力把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成为重要的“大思政课”教学场景和“铸魂育人”载体,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供重要实践平台。
(编辑 刘延俊 张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