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化工学院供稿)10月30日,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四十周年、化工学科即将迎来百年之际,天津大学2024年博士生论坛化工分论坛暨首届化工学院工程博士创新论坛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化工学院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以“百年化工 新质领航”为主题,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化工领域科技创新。研究生院督导专家崔建中教授、郑俊萍教授,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汪怀远,党委副书记靳学峰,副院长刘国柱、韩优、李炳志,化工学院各学科博士生导师代表以及130余名博士生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李炳志主持。
开幕式
开幕式上,汪怀远代表学院致辞,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高质量人才,随着化工学科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学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殷切期待博士生们健康茁壮成长,提高站位,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需求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论坛特别邀请到重庆大学魏子栋教授及天津大学姜忠义教授,分别以《电化学催化与燃料电池》、《有机分子筛膜》为题,为与会者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共话化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魏子栋教授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时代电化学的新机遇,以及他和团队在过去20年里在燃料电池领域的的一系列开拓性、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开发廉价氧还原催化剂与氢氧化催化剂方面的努力。报告中,魏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多次分享了科研创新的心得与体会。
魏子栋教授作题为《电化学催化与燃料电池》的报告
姜忠义教授从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的“有机分子筛膜”概念出发,分享了团队在有机分子筛膜及其应用领域的探索及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COF材料凭借结构长程有序、孔道均一、有机官能团单分散等特点,已成为有机分子筛膜的典型代表,在分子分离和离子分离中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姜忠义教授作题为《有机分子筛膜》的报告
随后,化工学院在读专业型博士生,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孟祥军带来题为《集成电路用电子特气现状与展望》的报告,围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需求及高纯电子级气体关键前沿技术展开介绍,特别是企业推动超高纯度氘气生产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解决了氘气国产化技术“卡脖子”难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以来自产业一线的实际问题和攻关经历,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学术型博士生化学工程专业郑静轩、化学工艺专业章小雪、应用化学(电化学方向)专业葛慧琳及制药工程专业余南海四位优秀博士生作大会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缺陷工程及活性位点探究》、《电催化合成氨高效催化剂设计与反应机制研究》、《LiI活性添加剂助力高容量、长寿命全固态锂硒电池》和《氟烷基SAM类似物的合成与酶促氟烷基化反应》。与会教师们肯定了博士生们取得的优秀成果,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给予了指导与建议。
30日下午,100余名学术型博士生们分别在以“化学工程基础、绿色化工过程、功能材料设计开发、生物医药分子工程、催化科学与工程”为主题的八个分会场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来自企业的30名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在“工程博士创新论坛”进行了汇报展示。参会导师们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汇报,并就汇报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汇报方式等进行点评,指明进一步提升方向。分论坛闭幕式在谢克昌报告厅举行。首先各分会场评审专家组长苏荣欣教授、姜忠义教授、冯亚凯教授、李俊杰教授、吴毅教授、卢文玉教授、姜浩锡教授、赵宜成副教授、陈刚教授及谭蔚教授分别对组内博士生的报告情况做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准备情况、精神面貌、研究工作,同时也指明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尤其是要提升对科学问题的总结凝练能力。随后研究生院督导专家崔建中教授对化工分论坛进行点评。他指出化工分论坛组织准备充分,从议程安排到会场管理都井然有序,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学术报告与交流质量高、效果好,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深度,达到了预期效果。最后,督导专家及10位分会场组长为25位优秀报告获得者颁奖获奖证书,论坛圆满落幕。
本次化工分论坛创新论坛形式,增设工程博士创新论坛,在聚焦学术前沿的同时,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搭建桥梁,聚力推动化工学科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编辑 赵晖 贺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