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活动 > 正文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第三期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风险评估和干预管理工作坊”

      2025-04-18       

本站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供稿)在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关键阶段,4月10日至13日,天津大学举办“第三期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风险评估与干预管理工作坊”,旨在切实提升国内高校领域学生自杀危机风险评估与干预管理的专业能力,推进心理危机干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坊由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用心理研究所及天津市自杀心理与行为研究实验室共同主办,全国30余家单位的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学生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共计130余人相聚津门,共商共筑高校心理安全防线。

4月10日上午,天津大学学工部部长赵欣,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危机干预总督导、天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杨丽,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许欣,天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安莉等出席开幕式。

赵欣在致辞中指出,天津大学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挂靠单位,长期致力于打造“教育-咨询-治疗-研究”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在国内高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科学规范、多方协同的危机干预机制已成为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高校学生自杀危机的风险评估与干预管理是当前学生工作中亟需加强的重点领域,作为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在建校130周年之际将持续发挥心理学学科优势,依托自杀心理与行为研究实验室的平台优势,积极推动自杀危机干预的科研与应用相关工作,希望通过组织本次工作坊,高校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推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向更高标准、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10日全天及11日上午,杨丽教授基于丰富的临床实践与科研经验,系统讲授了自杀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自杀风险评估的方法。课程通过互动讲解与小组讨论,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核心理念。11日下午及12日上午,安莉教授重点讲解了自杀危机的个体干预技术,通过理论授课、小组讨论、实操演练及集中答疑等多元教学形式,帮助学员在理论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13日全天,杨丽教授围绕自杀干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多年一线实践经验,系统讲授了自杀的系统干预策略,通过情境模拟生动演示了分层干预、六步干预及多元会商小组的具体操作流程,讲解过程中穿插真实案例,使抽象理论具象化,进一步提升了学员的理解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为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本次工作坊特别设置了两场专题讲座及一场圆桌论坛。应用心理研究所副所长程诚围绕维度化人格理论,提出了自杀风险评估的替代性思路,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在干预实践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来自天津市安定医院的王丽莉主任与寻知元主任从精神医学视角介绍了精神疾病中自杀问题的识别和处置,为学员提供了干预自杀危机的新思路,并分享了校医与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应对自杀危机时的合作经验,解答了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与精神疾病相关的自杀疑难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许欣以自杀危机后的团体干预为主题,系统讲授了危机事件发生后团体干预的理念与具体实施方法,为心理工作者在危机事件后的干预与支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与新的工作思路。

本次培训在内容设置、教学形式和实践指导等方面均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与系统性,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培训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沉浸式参与学习与交流,不仅收获了前沿的理论知识与实用的干预技巧,更凝聚起共同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职业使命感。

微信图片_20250416145506(1).jpg

(编辑 焦德芳 牛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