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主题教育 > 正文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2023)暨《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1辑)》首发式举行

      2023-05-04       

本站讯(通讯员 苏轩)2023年4月28日,由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主办,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承办的“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2023)暨《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1辑)》首发式在天津大学42斋召开。来自天津、深圳、广州、唐山、珠海等多地的有关学者、专家与出版界人士参会。会议由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吕静主持。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在会上致辞。他强调要以优秀文化传统、大学精神、时代精神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弘扬中国大学精神在新时代铸造华彩篇章。这也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中,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能够给予教育、给予社会的精神资源。

天津市著名文史专家罗澍伟在致辞中对天津大学多年致力文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客观上推动了对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百余年积累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力量和科学智慧的汲取,有助于培育创新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优良学风和营造创新氛围。他认为我们通过研讨,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拓展世界眼光,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优秀文明成果。

会场

嘉宾发言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苑容宏,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教授金国平,天津市档案局(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于学蕴,珠海唐家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唐观挺,问津书院负责人、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王振良,唐山开滦博物馆馆长王立新,唐山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馆长张丽,北京珠海香山同乡会唐景元等多位嘉宾结合各自研究基础、工作职能和特长优势,围绕天津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的成果、方法、资源途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智慧共享,精彩纷呈。会场反映热烈。大家表示,将北洋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放在整个近代中国这样的一个宏观历史当中考量是对校史研究视野的重大拓展,也是校史研究的一次重要创新,要集合社会各方面资源,持续推进校史研究的深入化、系统化。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侯杰教授作了题为“致力于中华之崛起的王正廷”研究报告。报告从天津城市、北洋大学的体育文化传统出发,以北洋大学校友王正廷为近代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为研究案例,用个案分析的方式,讲授如何发掘新资料从小切口入手进行大主题校史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王杰教授对学校、学院和社会各界对校史研究的支持和关注表示衷心感谢,对校史资源挖掘、校史主题研究、校史成果展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要在研究基础上,广泛致力于挖掘和育人工作,坚持在以文化人,培根铸魂上持续发挥基础性作用。

签字仪式

会上,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与问津书院签署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协议。今后双方将互建文化教育基地,携手培养青年学生文化实践能力,为发掘天津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天津城市文化形象做出新的贡献。建设新型文化教育基地的做法,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关注,津云、天津日报、人民网、科学网、国家经济视窗中宏网等客户端均对此进行了报道。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1辑)》赠书仪式

《北洋大学与天津》赠书仪式

接受赠书

图书首发式上,分别由商务印书馆代表,天津大学出版社总编、党总支书记宋雪峰,人文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吕静及王杰教授为作者代表赠送《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1辑)》、五卷本《北洋大学与天津》。多位热心作者向学校赠送相关文史书籍。

会议合影

“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高品质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次“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即是人文艺术学院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举措之一。“北洋大学与天津”恳谈会自2016年起,已在天津大学举办6年,汇集专家对“北洋大学与天津”进行深入研讨,连续5年出版五卷本的《北洋大学与天津》丛书。为进一步拓展研究主题,探求审视北洋大学文化与历史的研究途径,自本次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1辑)起,也将蓄力持续深化研究品牌建设,并将以此为基础,组织由学生为主体的“礼敬母校”青聪讲会,让更多同学参与到大学文化与校史方面的研究中,共同讲好天大故事。

(编辑 张华 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