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主题教育 > 正文

【主题教育】中国式现代化与历史唯物主义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

      2023-07-03       

(本站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创新,6月28日,中国式现代化与历史唯物主义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论坛由天津大学、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联合主办,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科研单位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学生齐聚北洋园,围绕相关主题研讨深耕、共襄盛举、擘画未来。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侯惠勤,《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张楠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天津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贾启君主持。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韩庆华代表天津大学对专家学者和师生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研究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一环,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思政课教师开展主题教育的必修课。侯惠勤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个中心话题,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普遍的启发意义是走自己的路。他强调,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来指引,伟大的理论也需要通过透彻的阐释、宣传、领悟进一步转化为实践的力量,这是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同志们重大的光荣、使命与担当。张楠介绍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刊发相关主题文章的情况,认为理论工作者应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作出努力。

在主题报告环节,侯惠勤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为主题,从两种现代化的理论根据和两种现代化的落脚点是两种不同的人的现代化两个方面展开详细阐释。他指出,其一,两种现代化的理论根据在于两种工业化。资本主义工业一方面完成了两项历史任务,即使资本真正成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力量和无意识地创造了现代工人这一世界历史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盲目的物的力量对人的统治。而现代工人阶级所代表的新型的工业化,第一次产生了把社会化的生产力变成人类自身力量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在马克思看来表现在工人把摆脱雇佣劳动制、消灭阶级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其二,两种现代化的落脚点是两种不同的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后形态是自由个性,而资本主义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个性,自由个性在超越资本主义的物化个人以后才会出现,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的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主题发言环节,九位全国知名专家进行发言,主题鲜明而富有深度。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执行主编肖贵清教授围绕“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分析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的探索,强调了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到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一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研究、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百年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背景下进行研究、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进行考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以“‘两制’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从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变革、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运行、以人和物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发展三个角度对“两制”即两个现代化加以比较,强调要在大历史观中认识和把握两制并存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北京交通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韩振峰教授围绕“一个主题”和“六个要求”,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内在逻辑”,“一个主题”即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通过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党的最终历史使命。在“六个要求”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总要求,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主体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主体的外在要求,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使命。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围绕“‘第二个结合’回答‘世界现代化之问’”这一主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两个结合”进行比较,从“第二个结合”具有解决“世界现代化之问”的伟大志向、伟大智慧、伟大方案三个维度对发言主题作出阐释。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秦龙教授以“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题,从坚持胸怀天下的文献表达和坚持胸怀天下的认识理路两个方面加以阐发,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以来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中华民族命运与人类共同命运紧密链接起来的思想意识,心系人类共同进步、牵挂世界共同发展的主体情怀,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历史趋势统一起来的历史自觉,以及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实践行动。

图片 6.png

在主题发言环节,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仁忠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主题,从历史逻辑、理论来源和理论功能、现实逻辑三个视角阐释了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决定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样貌,阐明了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原则、世界观方法论基础和根本路径。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教授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性研究”视角,提出了深化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基础的研究、延展中国式现代化关于文化基础的研究、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的研究以及拓展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科视域四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问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教授围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从三个层次的规律体系角度阐释了如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一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来认识什么是有质量的发展,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规律,二是从经济有机体的循环周转中认识什么是有质量的发展,体现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三是从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来认识什么是有质量的发展,体现的是市场运行表层规律。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是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统一”为主题,提出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本质要求的实践根据,要实现现代化共同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他提出,现代化是一种历史性趋势性描述、是一种社会性全局性描述、是一种关系性深层性描述、是一种价值性评价性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反映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图片 7.png

田鹏颖教授作会议总结。他认为,本次高端论坛时间短、水平高,在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有十位专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视角、现代化的共同性和民族性视角等,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研究的一次总结,为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新的理论起点。

报告会后,与会师生参观了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并重点考察了图书馆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专区。专区内包含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其他哲学、政治、法律等社科类别图书6.3万册,营造沉浸式红色阅读环境。与会师生还参观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天津大学),体验互联网时代,虚拟仿真技术锻造的思政金课。

中国式现代化与历史唯物主义高端论坛合影留念.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