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双一流 发布东丽湖宣言
2017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在津召开 天津大学社会影响力跻身全国前十
本站讯 12月16日,以“新时代 新使命”为主题的人民网2017大学校长论坛在天津举行。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40多位高校负责人就“高校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等话题展开专题讨论,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建言献策、凝聚共识。本届论坛还发布了2017大学校长宣言和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2017年度排行榜,天津大学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跻身全国前十。
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是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主办的大型年度教育论坛。自论坛举办以来,先后已有近百位大学书记校长会聚一堂,聚焦大学发展、立德树人、招生制度改革、高校国际化等热点话题,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发表真知灼见,取得了建设性成果。作为人民网与高校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大学校长论坛已成为国家级论坛知名品牌,其社会影响力逐年上升,在高校领域形成了越来越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本届论坛下设“加快‘双一流’步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流人才”“加快转变高校发展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个主论坛,与会的书记校长就相关话题深入讨论,合力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之路。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中央候补委员、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程丽华,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人民日报天津分社社长胡果,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天津市东丽区区委书记尚斌义,天津市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王芸,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璟等领导出席论坛。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发布“人民网·大学校长东丽湖宣言(摄影 从图)
论坛上,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代表所有参会高校负责人发布了“人民网·大学校长东丽湖宣言。”宣言中称,新时代赋予了兴学强国新内涵,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共同开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共同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之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凝塑大学人文精神,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足世界舞台,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声音。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致辞(摄影 从图)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在致辞中提出,媒体应更好地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舆论支持,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要为高校立德树人鼓与呼;二是要为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化助力;三是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四是要大力推进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

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程丽华出席会议(人民网图)

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致辞(摄影 从图)
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天津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这次论坛聚焦新时代、新使命主题,将从理论、实践、政策等层面就高校发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话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一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火花,为“双一流”建设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发言(摄影 从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指出,高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实践证明,高校只有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贴紧靠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日益丰富的发展资源。”张大良说。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发言(摄影 从图)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论坛上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六个关键要素:人的因素、教学、科研、合作、文化、制度和服务。他强调,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一个世界一流的育人体系。“双一流”建设应以青年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务根本、养静气,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甚至人类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发言(摄影 从图)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发言时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对于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发展对于履行高校职责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功能。他建议,要推动家国情怀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爱国主义的传统真正深入青年学子心中。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发布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2017年度排行榜(摄影 从图)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在论坛上发布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2017年度排行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入选榜单前十位。此外天津大学还跻身全国高校科研实力前十。据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介绍,该排行榜结合了教育部权威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围绕高校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科研影响力、校友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对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进行评估。

天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汪曣参加分论坛(摄影 从图)
天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汪曣参加了当时下午举办的主题为“高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分论坛,他表示,高校服务内涵式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永恒的主题,这是大学的使命所在。
附:人民网2017年大学校长论坛宣言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中国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发展历史方位。一百多年前,北洋大学、南洋公学、求是书院、京师大学堂等一批大学诞生于国家危亡之际,高举“兴学强国”的大旗,探求自强储才之道。“兴学强国”成为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元始。新时代赋予了“兴学强国”新内涵。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共同开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共同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之路。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培养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一流卓越人才。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成为人类知识和文明传承创新的高地。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发挥科技人才优势,为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泉。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凝塑大学人文精神,形成更加优秀的校风、学风,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师生的大学文化自觉,形成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文化高地。
立足世界舞台,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新使命,让我们携手并肩,奋发有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