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机械学院举办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宣讲会

作者:编辑:来源:

  本站讯(通讯员 刘坤 路明月)9月6日,天津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宣讲会在机械学院举行。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宋轶民、院长王天友等院领导班子成员,学院各学科主任,各专业本科责任教授,各学科研究生责任教授,本科教学团队责任岗教师,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务员等30余人参加宣讲会。教务处处长白海力,副处长靳楠、谷钰、赵伟及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宣讲。机械学院副院长曹树谦主持会议。 

                

  白海力以“天津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筹备工作汇报”为题作宣讲报告。他指出,学校党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聚焦人才培养,首次推介《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简称“2030计划”),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通专融合、坚持贯通培养,以“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为牵引,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白海力做宣讲
  白海力强调,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是此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牵引和主要抓手,“2030”计划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要围绕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来设计、实施。我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贯通与融合,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优的课程体系、更强的职业引导,逐步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新模式。此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着眼于本硕衔接、硕博贯通的关键环节,建立并不断完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质量保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白海力从优化结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运行模式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我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环节。
  白海力指出,优化结构是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的前提。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及层次结构是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的前提。此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面向世界、面向需求、面向未来,坚持增量优化、存量调整,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及层次结构,为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
  白海力指出,培养方案是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的基础。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必须建立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联动机制,适应大类招生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注重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统筹性、连贯性、纵向及横向兼容性,实现本硕衔接、硕博贯通。同时,注重产业界参与,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产学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合作共赢。
  白海力指出,课程体系是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的核心。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必须加强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库,合理安排本硕博不同阶段的课程和知识内容,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加强课程群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转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白海力指出,运行模式是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的关键。贯通本硕博教学运行和教务管理模式,把本硕博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组织教学运行和教务管理,实现本硕博在排课、选课、成绩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建设本硕博贯通的排课、选课系统,打破本硕博课程界限和学生身份障碍,实现课程数据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共享性,实现本硕博纵向跨层次选课、横向跨学科选课,成绩统一管理、学分互认及学业信息共享。
  白海力同时强调,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探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完善国内外交流机制等保障机制建设,确保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宣讲会上,曹树谦介绍了机械学院人才培养及新工科建设相关情况。
宣讲在学院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宣讲在学院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宣讲使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认识,增强了广大师生对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的热切期待。同时,与会人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从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学生自主性、激励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对改革方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编辑 张华 彭松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