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红旗文稿》杨贤金:书写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新答卷

    9月30日,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师生回信,殷切希望学校在新起点上“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天津大学的亲切关怀,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天津大学办学治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

  • 【践行回信精神】新华社《参考消息》:来自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观察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加速,社会对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2017年提出发展新工科教育,围绕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开展建设实践。“跨界”“融合”“集成”“共享”“创新”等成为中国新工科建设的关键词。作为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和中国最早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院校之一,天津大学一直走在中国新工科教育的前沿,不仅丰富了新工科内涵,也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中国智慧。

  • 科技日报头版:鉴往知来 使命如磐 为建设科技强国接续奋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科技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公报一经发布,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全会指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家一致认为,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建设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早日把全会描绘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变为现实。

  • 天津日报:一门“折桂”两届金牌 ——天津参赛选手破解“卡脖子”高精度光学检测难题

    在福建泉州晋江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赛场上,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张效栋主力研发的多面共体光学元件全参数检测技术,在揭榜领题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赛道获得金牌,这是他继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牌后第二次获此殊荣。“我国在高精度光学检测领域面临着‘卡脖子’困境,同时也倒逼出自主创新的机遇。”

  • 北方网:冯研院邂逅“红叶季”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红叶季活动。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津大学“红叶季”活动拉开序幕,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1300多平米的楼体上,爬墙虎由绿转红,吸引了上千名师生校友驻足打卡。亲水平台上,吉他弹唱、诗歌朗诵、古琴独奏等十个节目轮番上演。拾一片红叶合影,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存进时光信箱,下个红叶季再来拆开。还设有红叶拓印、读书角等互动环节。在“红叶季”诗歌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收到300多份投稿,其中24个作品获奖,天津大学也邀请这些创作者来到冯骥才博物馆进行参观。

  • 津云:津沽大地涌热潮,奋楫争先谋新篇!天津各界以“十五五”规划为指引,共绘中国式现代化“实景图”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部署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实现教育强国奋斗目标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研发全球首套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

    近日,由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套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神工—神观”正式启用。该平台创新构建动态匀场与超高梯度协同赋能的神经影像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功实现微米级结构功能特征的在体无创高时空分辨全脑解析,为下一代高性能脑机接口研发提供关键支撑。

  • 天津日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700余支高校团队 出击产业“真问题”

    一场汇聚全国769支高校团队的智慧交锋,10月26日在天津大学落下帷幕。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赛总决赛在这里收官。这场以“精益智能,协同创新”为主题的赛事,成为培育未来工程师创新力量的重要平台。本届大赛规模创历史新高,覆盖全国122所高校。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9支高校团队斩获一等奖。这项持续8年的品牌赛事已成功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成为检验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

  • 【践行回信精神】《人民日报》我科研团队在催化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天津大学联合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科研团队,在催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发表于《科学》。针对传统催化中贵金属易聚集成颗粒、利用率低的问题,团队经近10年攻关研发“原子抽提”技术,实现近100%贵金属原子利用率。该技术在丙烷脱氢制丙烯中使贵金属用量减少90%,解决产业成本高、资源依赖难题,通讯作者巩金龙表示其将推动化工向绿色转型。

  • 天津日报:天津大学冯研院建院20周年系列活动之“秋实”·第七届红叶季活动举办 鸣奏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响

    昨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秋实”·第七届红叶季活动,系冯研院建院20周年活动之一,为天大130校庆奏响自然与人文交响。活动含冯骥才博物馆北区开放(展红叶墙、雕塑)、红叶诗画廊,获奖师生探馆后与冯骥才合影交流;下午有诗歌音乐沙龙、“写给明天的自己”心愿开箱。冯骥才欣慰提供人文绿地,盼打通科艺界限,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 【践行回信精神】《人民日报》天津大学的三个创新场景

    202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天津大学三个创新场景。其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设施突破技术难题,5年建成世界领先大科学装置;未来技术学院脑机接口专业方向开设项目式课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基因组合成等领域屡获突破,元英进团队实现Mb尺度人类基因组精准合成。天大聚焦国家战略,深化教科研改革,助力教育科技强国建设。

  • 津云:凝心聚力谋发展,奋楫扬帆启新程!天津各界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五五”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让天津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各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表示要精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天津大学党委将努力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

  • 天津教育报头版:天津大学互联感知集成电路与系统团队在量子计算电磁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互联感知集成电路与系统团队冯枫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李小龙,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哈罗—哈西迪姆—劳埃德量子算法(HHL算法)的多端口电磁响应幅度计算方法。该方法成功解决了无法获取电磁波方向的世界技术难题,推动量子计算电磁这一前沿领域向实际应用迈出关键一步。量子计算是遵循量子力学规律来操控信息单元的一种全新计算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计算算力不足的难题,被视作引领下一代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也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焦点。在量子计算中,电磁波就像一个“无线遥控...

  • 科技日报:天津大学新探索助力破局未来超大规模电磁仿真算力瓶颈

    记者10月21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学院团队提出的多端口电磁参数同步求解方法,近日被刊登在微波领域国际期刊《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报》上。该成果标志我国在量子计算与电磁学交叉领域取得关键进展,为攻克下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算力瓶颈提供了新路径。李小龙设计的量子电路原理图。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供图据介绍,量子计算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能操控信息单元进行超高速运算,被普遍认为是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焦点。在电磁设计中,电磁响应的幅值和相位是衡量芯片性能...

  • 津云:天大团队在量子计算电磁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互联感知集成电路与系统团队冯枫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李小龙,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哈罗-哈西迪姆-劳埃德量子算法(HHL算法)的多端口电磁响应幅度计算方法。该方法成功解决了无法获取电磁波方向的世界技术难题,推动量子计算电磁这一前沿领域向实际应用迈出关键一步。该研究成果于2025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国际微波研讨会上首次发布,李小龙受邀作专题报告,相关论文也被大会收录。李小龙说:“量子计算技术有望成为解决未来超大规模电磁仿真...

共11374条 首页上页12345...759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