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天津大学实践美育思政理念: 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信仰的温度”

    不久前,天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百年前的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先驱刘瑞恒“重返”校园。当饰演刘瑞恒的学生说出“医学应为更广大的民众服务”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个话剧,也是颇受天津大学师生喜爱的“思政课堂”。“以话剧育人,是天津大学‘面向人人’美育思政理念的生动实践。”

  • 央广网:天大青年进山“播种” 思政课照亮孩子们心田

    日前,天津大学“E宕情深”社会实践队跨越千里走进陇南群山,开展暑期支教与社会实践,将鲜活的思政课堂送到乡村孩子身边。为了将更富感染力、更有力量的思政内容带给山里的孩子,实践队行前深入汲取精神养分。他们先后踏访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兰州战役纪念馆,重温从红军突破腊子口、哈达铺决策落脚陕北,到八路军办事处连接前后方,再到解放大西北的兰州战役等革命历史。这些寻访的感悟,成为队员们精心备课的深沉底色。

  • 今晚报:“中国为我打开新世界”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谭阿木—— 在天津三个月就过了汉语四级

    “我希望未来能创立自己的公司,更好地推动中塔两国的贸易合作,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4岁的青年谭阿木在天津大学校园里告诉记者。谭阿木来自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市,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丹加拉市成为塔中经贸合作的重要节点之一。2014年,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在丹加拉市落地,这是目前中亚地区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纺织工业园区之一。

  • 天津日报:国家需要在哪里 我们的“战场”就在哪里(图)

    在天津大学,有这样一支教师团队:他们三十余载深耕电力科技前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技术融入城市发展脉络,更将智慧输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就是入围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师团队——一支由余贻鑫院士、王成山院士领衔,肩负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与智能化转型使命的“国家队”。赋能城市 打造智慧能源“样板间”科技的价值在于应用。他们以工程应用为导向,探索出“原始创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的转化路径,深度参与城市能源升级。

  • 中宏网:从创业青年到丝路使者——塔吉克斯坦留学生谭阿木的中国故事

    “我希望未来能创立自己的公司,更好地推动中塔两国的贸易合作,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4岁的塔吉克斯坦青年谭阿木(TEMURZODA AMIRHAMZA)在天津大学校园里告诉记者。 谭阿木来自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市(Dangara city,Khatlon province),这里距离首都杜尚别约100公里。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丹加拉市成为塔中经贸合作的重要节点之一。

  • 中国日报网:从创业青年到丝路使者——塔吉克斯坦留学生谭阿木的中国故事

    “我希望未来能创立自己的公司,更好地推动中塔两国的贸易合作,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4岁的塔吉克斯坦青年谭阿木在天津大学校园里告诉记者。谭阿木来自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市,这里距离首都杜尚别约100公里。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丹加拉市成为塔中经贸合作的重要节点之一。

  • 人民网: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弘扬教育家精神 迈向2035教育强国之路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它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强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心系国家和民族发展、涵养高尚道德情操、坚持严谨治学、勇于开拓创新、关爱学生成长、甘于奉献教育。”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星火支教队:重走长征路,厚植育人情

    今年7月,天津大学星火支教队王家镇分队奔赴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王家镇中心小学校,开展以“在地化课程”为核心的支教活动。为细悟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7月13日,支教队全体成员与王家镇团委干部张旭老师一同前往王家镇五尺道四里坡遗址,开展“重走长征路,厚植育人情”主题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信仰,汲取奋进力量。五尺道又称滇僰古道,具有千年历史,曾是川滇交通要隘,也曾踏过一支改变中国命运的队伍——长征中的红军。

  • 光明日报:为国争光!天津大学在“合唱世界杯”斩获多项大奖

    7月17日,2025世界合唱节在香港文化中心落下帷幕。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一举斩获混声合唱组金奖第一名、当代音乐组金奖第二名,并在总决赛中摘取杰出青年指挥大奖,成为本次大赛获得最多奖项、最高荣誉的高校合唱团。世界合唱节由世界青少年合唱艺术家协会主办,是全球最令人瞩目的合唱盛事之一。2025年世界合唱节主题为“群声汇聚·声梦传承”,邀请40余位国际合唱专家担任评委,吸引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支优秀合唱团同台竞艺,是当今世界合唱顶级赛事与交流平台。

  • 新华社:天津大学实践队,“有医说医”送健康

    ?炎炎夏日,天津大学“有医说医”实践队的29名青年学子奔波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宁河区、西青区等七个区的十七个社区、乡村,将健康防病知识送到老年人身边,在街巷深处踏出服务“健康中国”的青春脚印。队员们走村入户,在多个村庄社区搭建起临时“健康课堂”,他们精心准备了25个主题的科普讲座,内容包括救命技能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知识。

  • 新华社:天津大学在世界合唱节斩获多项大奖

    7月17日,2025世界合唱节在香港文化中心落下帷幕。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一举斩获混声合唱组金奖第一名、当代音乐组金奖第二名,并在总决赛中摘取杰出青年指挥大奖。世界合唱节由世界青少年合唱艺术家协会主办,2025年世界合唱节主题为“群声汇聚·声梦传承”,邀请40余位国际合唱专家担任评委,吸引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支优秀合唱团同台竞艺,是当今世界合唱赛事与交流平台。

  • 今晚报:天大实践队赴“雪域桃源” 以科技与人文绘乡村幸福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遇见格桑”暑期社会实践队,日前深入这座“雪域桃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2024年9月,嘎拉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是全村的光荣,我们定当倍加珍惜,用心用情呵护好这朵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环境是财富,桃花是名片。”嘎拉村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在驻村第一书记杨永强的引领下,实践队师生走进了记录村庄发展变迁的“团结颂”展览馆。

  • 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大学星火支教队连续10年奔赴四川珙县—— “在地化”课程点亮“星火”

    2016年起,一批批天津大学学子奔赴珙县开展支教活动。10年来,累计为超过2000名乡村学子点亮知识的灯盏。今年的“星火”,带来了不一样的亮色——精心打磨的“在地化”课程。教室外,山风拂过珙桐树,洁白的花朵被悉心采下,成为自然课上的标本;废弃的煤矿石,经队员们巧手,化身地质课上的“宝藏”,讲述着大地的故事;美术教室里,苗族蜡染的古老技艺苏醒,蓝靛在白布上晕开,孩子们挥舞着蜡刀,勾勒着自己的家乡……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星火支教队连续10年奔赴四川珙县 为山里娃点亮求知梦

    2016年起,一批批天津大学学子奔赴珙县开展支教活动,10年来累计服务超过2000名乡村学子。今年的“星火”,有不一样的亮色——精心打磨的“在地化”课程。教室外,洁白的花朵被细心收集,成为自然课上生动的标本;美术教室里,蓝靛在白布上晕开,孩子们用蜡染技艺展现家乡……今年,支教队还开展了“星火照相馆”活动,为孩子们拍摄笑脸照。

  • 中宏网:为国争光!天津大学在“合唱世界杯”斩获多项大奖

    7月17日,2025世界合唱节在香港文化中心落下帷幕。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一举斩获混声合唱组金奖第一名、当代音乐组金奖第二名,并在总决赛中摘取杰出青年指挥大奖,成为本次大赛获得最多奖项、最高荣誉的高校合唱团。世界合唱节由世界青少年合唱艺术家协会主办,是全球最令人瞩目的合唱盛事之一。2025年世界合唱节主题为“群声汇聚·声梦传承”,邀请40余位国际合唱专家担任评委,吸引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支优秀合唱团同台竞艺,是当今世界合唱顶级赛事与交流平台。

共11014条 首页上页12345...735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