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报》 2025年7月20日 04版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遇见格桑”暑期社会实践队,日前深入这座“雪域桃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2024年9月,嘎拉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是全村的光荣,我们定当倍加珍惜,用心用情呵护好这朵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环境是财富,桃花是名片。”嘎拉村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在驻村第一书记杨永强的引领下,实践队师生走进了记录村庄发展变迁的“团结颂”展览馆。实践队与嘎拉村民共同举行了一场寓意深远的仪式——交换象征希望的种子。来自天津大学的海棠种子,承载着学子的青春理想;嘎拉村回赠的桃树种子,寄托着对幸福繁荣的美好期盼。活动中,实践队队长张之群与村民分别用汉字和藏文书写下祝福。实践队师生表示,要把在嘎拉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带回校园,讲述好这个雪域桃源里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故事。
据了解,“遇见格桑”实践队已经连续三年奔赴西藏拉萨、林芝、昌都、日喀则等地开展支教、家访、调研、科普等活动,是天津大学首支赴藏实践队。今年,实践队还为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量身打造“科技+思政+人文”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实践队指导老师陈晓龙副教授为当地学子讲解能源转换、电力传输等科普知识。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何立乾介绍,为确保实践活动长期效果,学院联动援藏干部、西藏校友、研究生支教团等多方力量,精准聚焦教育帮扶、青年交流、专业支持三项领域开展实践。师生们深入雪域乡村,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体悟国情民情,在奉献交流中增进民族情感,展现了天大人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记者 单炜炜 通讯员 梁绍楠
图片由天津大学提供